為廣西插上騰飛的翅膀——鑒賞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1/4盎司金幣

        中國金幣網 17-06-01 14:01:12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理方位優越,位于亞洲大陸的東南部,毗鄰印度、緬甸、老撾和越南等諸國,在我國同東盟各國進行的日常經濟交流中,發揮著紐帶的作用,是我國在西南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轄區內,少數民族分布廣、占比大且以壯族為主。
         
          自1958年國家設立廣西壯族自治區以來,在當地黨委和人民政府的領導和帶領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幫助和全區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自治區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實現了以壯族為首的各民族兄弟和諧,共謀幸福生活的良好局面。同時,促進了與周邊各國的友好往來。

          為了紀念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績,中國人民銀行于2008年12月6日發行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重量是1/4盎司,銀幣1枚,重量是1盎司;2枚紀念幣設計獨特、制作精美,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套紀念幣中的1/4盎司金幣,正面采用的是廣西壯族銅鼓的鼓面圖案,幣面邊緣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廣西銅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相傳,在當地人的祖先從事農業生產過程中,對于晝夜交替和晴空雨雪的變化,知道與太陽有著密不可分的光系,但是不明白這種自然現象的本質原因是什么。于是,他們就產生出了“萬物有靈”的觀念,對太陽懷著敬畏和崇拜,民間還流傳了許多關于太陽的神話和傳說。而金幣圖案上銅鼓的正中間畫的正是一個閃著光芒的太陽,反映了人民的生產、生活不能離開太陽。銅鼓上的太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相映襯,象征著自治區人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精神。銅鼓中心的外圍,由許多個同心圓構成,裝飾有各種紋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那一圈飛鳥的圖案,象征著廣西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會猶如這飛鳥一般向上騰飛。

          金幣的背面邊緣印有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漢字和壯文,中間是繡球和壯錦的裝飾。繡球是當地青年男女在婚戀之中,用于定情的信物,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繡球作為優秀民俗文化的 代表,包含了廣西人民對美好生活及幸福愛情的追求。圖案上的繡球,充滿了喜慶和圓滿的意味,它與飄逸的繡帶組成了“50”的數字,巧妙而具有創意的點明了紀念幣的主題。繡球的后方是幾排若隱若現的壯錦,壯錦與云錦、蜀錦、宋錦并稱為中國四大名錦,關于壯錦還有個美麗的故事。傳說古時候,有一對壯族夫妻住在一條河邊,男以耕種為業,女以織錦為生,無憂無慮。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沒有華衣玉食,卻也十分愜意滋潤。不巧那年天災,一場洪水不期而至,沖毀了他們的家園,木頭搭建的房子,肥沃的土地都被毀壞了。幸虧女人隨身攜帶的織錦工具,得以保存。但那女人終日郁郁寡歡,一天夜里,她夢見一個神仙,神仙問她為何煩惱,她向神仙講述了家園盡毀的遭遇,神仙同情她,命她用壯錦織出自己的家園,再交給神仙,神仙會變出一個新家園給她,女人照做。果然醒來,她和丈夫又生活在一個如以前一樣的家園里,依然過著幸福的生活。由此可見,壯錦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困難的樂觀態度。用繡球和壯錦作為紀念幣背面的主圖案,也反映了廣西人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勤勞慧智的品格。
         
          這枚1/4盎司金幣不僅造型美觀,而且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俱在,在觀賞之余更能增強人們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文和歷史發展的了解。讓我們懷著對廣西人民的祝福和對自治區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愿廣西壯族自治區在新的起點上抒寫更加美麗動人的篇章。  (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