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中國現代金銀幣的國際化題材之十:白求恩到達中國60周年紀念銀幣 |
發布日期:11-10-26 13:54: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 |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這段中國小學生都能熟練背誦的名句,出自毛澤東主席為紀念一位外國友人滿含深情撰寫的紀念文章中。這篇文章叫《紀念白求恩》,這位外國友人叫白求恩。
諾爾曼·白求恩,1890年3月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城一個牧師家庭,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胸外科專家。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后,受美國、加拿大共產黨的派遣,白求恩率領一支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華,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在河北淶源縣搶救八路軍傷員時感染中毒,不幸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縣殉職。
1998年,為紀念白求恩來華工作六十周華,中國與加拿大兩國政府聯合發行“白求恩大夫到達中國六十周年”紀念銀幣。這套銀幣共有兩枚,中加兩國各發行一枚。中國發行銀幣正面圖案為:國徽和梅花,國名、年號;背面圖案是:常青松樹環繞下的白求恩頭像(主圖)、戰地手術背景和“白求恩大夫到達中國六十周年”中英文紀念主題文字及面值。
白求恩到達中國60周年紀念銀幣(中國發行)
將一位具有國際知名度、與中國有著深厚淵源的國際主義戰士表現在紀念幣上,表現方式尤為重要。銀幣表現的是白求恩來到中國后的人物形象與工作場景。白求恩身著戎裝,魁梧寬厚的肩膀,略顯清癯的面頰,寬大的嘴角,較高的顴骨,濃眉下面深邃而睿智的炯炯目光中蘊藏著的堅毅和果敢,銀幣上的白求恩與我們以往熟悉的形象非常接近。在他的人物肖像邊上,特別刻畫了一幅他在戰地手術的工作場景——白求恩同志在暗淡的燈光下進行手術,天空傳來一片嗡嗡聲,四架敵機盤旋在上空。身邊的助手勸白求恩同志去隱蔽。他堅定地說:‘不!我們的戰斗崗位是手術臺,離開手術臺就是離開陣地,要堅守陣地。’說著,仍繼續進行手術——我們不清楚,這是不是白求恩同志生命最后一刻的場景,但一定是這位共產主義戰士留在中國人民心目中最動人的形象。
白求恩到達中國60周年紀念銀幣(加拿大發行)
如果只這樣,還不能說它是一枚中國視角的國際化題材銀幣。中國藝術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以物喻人,在自然物和人的精神之間形成感應,使自然審美上升到人文審美。中國設計鑄造的“白求恩大夫到達中國六十周年”紀念銀幣,與加拿大設計的銀幣,最大的不同就是正面圖案上加入了“梅花”,背面白求恩下方加入了“松柏”。以不罹凝寒、傲然挺立的松柏,象征白求恩大夫在惡劣環境中直立獨行的人格本性;以在凄風苦雨中孤寂而頑強地開放的梅花,象征白求恩即使面對艱難困苦依然不改初衷的赤誠之心,梅花和松柏都是極具中國人文象征涵義的審美形象,中國人用梅花松柏來隱喻白求恩大夫崇高的人格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