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以其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人們揭示了先秦時期的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源流,因此被史學家們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中國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遠,青銅器則是其縮影與再現。婉轉著歷史的軌跡,為了更好地宣揚中華文明,傳播青銅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2012年8月發行了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1組),其中5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的背面圖案為獸面紋鬲。獸面紋鬲,鑄造于商代中期。該器物高19.2厘米,口徑14.6厘米,現藏于上海博物館。該器物紋飾粗獷,布局合理,工藝水平精湛,是同期青銅鬲中的精品。其頸部裝飾有變形夔紋,每一個袋形器腹上都裝飾有獸面紋,具有典型商中期青銅器紋飾特征。
中國古代的青銅文化十分發達,并以制作精良,氣魄雄偉、技術高超而著稱于世。奴隸主把青銅器作為宴享和放在宗廟里祭祀祖先的禮器。青銅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它作為一種權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種記事耀功的禮器而流傳于世。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保守的估計,這一時期主要從夏商周直至秦漢,時間跨度約為兩千年左右,這也是青銅器從發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輝煌期。
這枚獸面紋鬲的紀念幣的背面圖案,仔細端詳,讓人不禁為中國千年文化所感嘆。在中國,鬲作為古代炊具,用于燒煮加熱,形制上類似于鼎,后演變為禮器。早在新石器時代陶鬲就已經廣泛使用,青銅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時期。鬲在形制上類似于鼎,有三足,但三足中空,可以獲得更好的加熱效果,所以被用來烹調稀食。在人類文明進程中,青銅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創造,它所包蘊的內涵,所體現的歷史,所展現的技藝,都充分顯示出了一個民族發展的創造力與智慧,不同的青銅器具,不同器具的設計,都能揭示出一個民族文化體系演變的過程,能告訴我們在那個時代,那個地域的居民有過的生存狀態和審美心態,這也是無數考古學家、歷史學家、民俗學家為之癡迷的原因。經歷了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創造出來多姿多彩的青銅文化,此次這組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的出爐,也更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用這種科學與創新的方式,也再次凸顯了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欣賞著這枚紀念幣,讓我思緒翻滾,逐浪更添,每一次細細的鑒賞,都猶如一次心靈的洗滌,每一次靜靜的思考,都有一次深深的感悟。這枚制作精細,分量十足,演繹中國青銅文化的紀念幣,再一次帶領我們踏上了尋到千年中國歷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