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了中國古典文學(xué)名著《紅樓夢》彩色金銀紀(jì)念幣(第3組),該組紀(jì)念幣是《紅樓夢》系列金銀幣的壓軸之作。
該套金銀幣為1金5銀,正面圖案均為《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像,并刊國名、年號。其中1/2盎司金幣的背面圖案為“黛玉奪魁”圖,該場景選自《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書中寫道:秋色濃時(shí),史湘云邀海棠詩社一干人等宴飲賞菊,并擬定了十二道菊花詩題,由大家自由選題,即席賦詩。最終,林黛玉的《詠菊》、《問菊》和《菊夢》三首,以“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更新”,而力壓群芳贏得一片喝彩。林黛玉是《紅樓夢》中極力渲染的主要悲劇人物,但“黛玉奪魁”卻是林黛玉悲劇人生中一次靚麗奪目的生命展示。幣面上的黛玉傲然、自信,她頭部微揚(yáng),左手持一張雪白的紙箋,右手則輕捻著一枝纖筆,配以身著的華麗霓裳,以及背后的菊花盆景,給人一種天馬行空詩情四溢揮筆立就的酣暢淋漓之感。
該套紀(jì)念幣中的5盎司彩銀幣為扇形形制,銀幣背面圖案為“賈母祝壽”圖,該場景選自《紅樓夢》第七十一回。書中寫道:賈母80壽誕時(shí),榮寧二府齊開7日筵宴賀壽。達(dá)官貴人“莫不有禮,不能勝記”,看得老太太眼花繚亂,索性“叫鳳丫頭收了,改日悶了再瞧。”兩府中俱懸燈結(jié)彩,屏開鸞鳳,褥設(shè)芙蓉,笙簫鼓樂之音,通衢越巷。王熙鳳還請來戲班子,為老太太唱堂會(huì)。該幣正中,老壽星賈母華服麗裳,端坐太師椅上,王夫人、王熙鳳等幾位夫人太太簇?fù)硪慌浴H宋锏纳砗髵炝艘环蟠蟮摹皦邸弊謼l屏,兩邊設(shè)置了一瓶一幾。瓶中立了幾幅裝裱了的字畫卷軸,幾上是一株虬枝凌空的蠟梅。整個(gè)畫面看起來既莊重典雅,又不失喜興歡慶。
該套幣中4枚1盎司銀幣的背面圖案分別為“妙玉品茶”、“巧姐紡織”、“湘云游園”和“可卿梳妝”。
妙玉名列金陵十二釵之六,出生官宦人家,因自幼多病,無奈遁入空門,一直帶發(fā)修行。她飽讀經(jīng)典,精通文墨,模樣俊俏,坎坷的際遇養(yǎng)成了她孤傲而又清高的性格。幣面上的妙玉,紅綠相間的衣衫,素色的罩頭,紅色的腰帶,黑色的裙擺,顯得既高貴典雅又從容淡定,纖纖玉指托一杯清茶,款步徐行在荷塘蓮叢,周身洋溢著超凡脫俗之氣韻。
巧姐,金陵十二釵之十,王熙鳳之女。因生在七月初七,劉姥姥為她取名“巧姐”。身為豪門千金,巧姐從小衣食無憂,生活優(yōu)裕。但在賈府“呼啦啦似大廈傾”一朝敗落后,巧姐竟差點(diǎn)被她的舅舅王仁和叔叔賈環(huán)給賣了。幸有劉姥姥把她帶到鄉(xiāng)下,才不至于淪落為奴婢。幣面上的巧姐跪坐于蒲團(tuán)之上,手持線軸,在紡織間隙,很隨性地抬手撩了一把額前的散發(fā),少女的魅力散發(fā)于無形。
史湘云,金陵十二釵之五,金陵四大家中史家的千金小姐,賈母的侄孫女。她生性豁達(dá)開朗,風(fēng)流倜儻,甚至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醉臥花叢,自詡為“真名士者自風(fēng)流”。被曹雪芹盛贊為“女兒之身,男兒氣概”。幣面上的湘云一襲粉衣,一柄團(tuán)扇,胸前紅色的絲絳和肩上藍(lán)色的披帶隨風(fēng)飄起,將她那一副灑脫爽利的形象彰顯到了極致。
秦可卿是寧國府重孫賈蓉之妻,金陵十二釵之十二。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生來裊娜纖巧,性格風(fēng)流,行事又溫柔平和,隨意可人,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據(jù)書中暗示,秦可卿似與公公賈珍有染,與小叔子也有些不清不白。因此被下人罵作“扒灰的扒灰,養(yǎng)小叔子的養(yǎng)小叔子”,致使其年輕早夭。可卿身世極為神秘,生前房內(nèi)所用物品件件大有來頭。死后用的是只有皇族才可使用的檣木棺材,而且喪禮也極盡奢華排場,為后世的紅學(xué)研究留下了一團(tuán)迷霧。幣面上,宿睡初起的秦可卿紅裙散漫,紗衣淺覆,纖手輕挽烏云,獨(dú)坐懶對菱鏡。更難得的是,銀幣在用色方面充分發(fā)揮了色彩的視覺效果,將人物裸露的肌膚處理得白里泛紅,玲瓏剔透,似乎吹彈可破,讓人嘆為觀止。(供稿:河北省金石錢幣公司 作者:梁陸濤)
來源:中國金幣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