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博采眾長——賞析2016年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紀念銀幣

        中國金幣網 16-09-15 13:49:43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今年11月4日至6日,2016年國際錢幣博覽會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造幣機構、經銷商等單位和廣大錢幣愛好者也將再次歡聚一堂,合力促進世界錢幣文化的交流。為紀念這次錢幣盛會,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2016年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銀質紀念幣。
         
          國際錢幣博覽會系列紀念幣因其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中國古典貨幣的傳統造型、中西方元素的融合,得到了錢幣愛好者們的廣泛贊譽。今年發行的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紀念銀幣選用近代中國和美國的代表性流通貨幣作為錢幣的主要元素,再一次體現出北京錢博會海納百川、博采眾長的特點。

          這枚銀幣的正面圖案延續了往年的設計,由代表錢幣的點狀陣列、象征全球化的經緯線與國際錢幣博覽會會標構成。這一設計寓意天南地北,幣海無涯,而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則在其中搭建了一個理想的錢幣交流平臺,使各方來賓共同促進世界錢幣文化的溝通與發展。
         
          銀幣的背面為我們展示出奇妙的視覺景象:遠處,水面波瀾起伏,一只帆船正迎風破浪地航行;而近處,一個印第安人神情莊嚴肅穆,仿佛正在迎接這艘帆船的到來。其實這是兩枚錢幣的融合,素材取自1934年的孫中山頭像雙帆銀幣和1915年的印第安人頭像野牛硬幣。為什么設計師會選取這兩枚錢幣作為畫面的主要元素呢?其背后的歷史值得我們一起探究。
         
          孫中山雙帆銀幣,又被稱為“船洋”,它反映了近現代時期中國幣制發展的歷程。在廢除帝制以后,民國政府陸續鑄造了開國紀念幣和袁世凱頭像銀幣,為“廢兩改元”奠定了基礎。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決議開鑄新國幣,隨即分別委托英、美、日、意、奧幾個國家設計、試鑄“三帆幣”,即船洋的雛形。幾經波折,1933年,孫中山雙帆銀幣最終定型,正面取自1928年意大利試鑄的三帆銀幣的孫中山像,背面借鑒了時任上海中央造幣廠總技師、美國人克里夫·赫維特雕刻的“民國十九年春中央造幣廠竣工紀念章”之船面樣式。這一年,南京國民政府頒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正式定名新國幣為銀本位幣,同時決定廢兩改元,廢止銀兩制度,完成銀貨幣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1934年,孫中山雙帆銀幣鑄造量達到70956464枚,為歷史最高峰。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以法幣取代了銀本位制,孫中山雙帆銀幣遂成中國銀本位制的絕唱。
         
          從孫中山雙帆銀幣本身來看,帆船乘風破浪,寓意勇于進取,一帆風順,也十分適合作為我國近現代貨幣的代表。
         
          印第安人頭像野牛硬幣即正面為印第安人頭像圖案,背面為北美野牛圖案。1911年由美國著名雕塑家詹姆斯·厄爾·弗雷澤設計,1913年發行銅鎳合金幣,至1936年發行量達到最高峰,突破1億枚,1938年發行結束。然而歷史并未落幕,2001年,美國造幣局以原有設計為藍本,發行了印第安人頭像野牛銀質紀念幣,2008年至今又開始發行印第安人頭像野牛投資金幣,使該國的代表性貨幣迎來新生。
         
          印第安人頭像野牛硬幣雕刻精湛,線條硬朗流暢,具有很強的藝術感,同時因為素材選取了象征美國西部開發的印第安人和野牛,具有開拓進取的象征意義,非常適合成為這次國際博覽會銀幣的外國幣代表。
         
          回到硬幣整體上來看,這枚銀幣不但在設計上對歷史有較深的考證,在還原兩枚硬幣的細節等方面也是不遺余力,讓我們能夠在一枚硬幣上同時欣賞到兩枚硬幣的藝術風采,實在是極富誠意的佳作。歷史和藝術為是錢幣魅力的來源,也是錢幣文化交流中尋求相通之處的橋梁。四海之內皆兄弟,我們相信,此次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將為世界錢幣藝術再續輝煌!(供稿:吉林省集幣有限責任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