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第3組)“鵲橋相會”5盎司長方形彩銀幣的設計是民間化、世俗化的,一直以來深受廣大錢幣收藏者的喜愛。該幣的畫面設計充滿了人倫溫情,再輔以豐富的色彩烘托,更能調動起人們的審美情趣。從幣面設計來看,主要體現在人物形象的設計、構圖,以及大膽的色彩運用上。
幣面中的牛郎在右,織女居左,通過本色浮雕、線刻和彩色移印等工藝的綜合運用,使人物的整體造型生動寫意,藝術風格趨向于古樸雅致。
左側的織女,身材纖長、面容清麗,她頭挽雙髻,身著廣袖流仙裙,體態輕盈,左手作籠袖姿態平舉,右手執梭后揚,表明她的仙女身份,天衣水袖曼妙舞動,挽出幾朵花,雙耳旁可見方大鬢角,長發于雙耳后垂于背部,這是漢朝婦女特有的發辮樣式。天衣下擺的幅度,與她的身體幾乎呈現出一個90度角,鬢角邊的發絲略顯凌亂,通過這個細節的處理,表現出她一年未見牛郎,七夕相會時那一刻內心的焦急與期盼。她的目光始終凝視著鵲橋另一端的夫君和孩兒,眼神中的脈脈深情不禁讓人動容。居右的牛郎則是服飾素樸,眼睛眉弓等面部五官輪廓清晰,雙目向前方望去。他身穿粗制布衣,頭戴竹笠氈帽,雙肩擔著一雙兒女,邁開大步疾行而來,肩膀上的扁擔由于重力的原因,呈現出一個完美的弧度。竹筐中的一雙兒女各著黃色和綠色輕羅衣衫,雙手向前高舉著,此時此刻,他們是多么向往母親的溫暖懷抱啊!在人物的下方,本色浮雕的喜鵲只只相接,用自己的身體搭起了一座鵲橋,使得他們夫妻和母子在這座鵲橋上歡樂相會。
這枚長方形彩色銀幣在細節描繪方面十分精致入微。牛郎與織女,在服飾的表現上有重有輕,但是左右、主次、輕重協調呼應,布局緊湊,結構合理。在構圖上,巧妙地把傳統的平面結構和現代藝術的焦點透視結合起來,賦予了這枚彩銀幣充滿奇幻的神話氛圍。
此外,“鵲橋相會”彩銀幣的色彩運用也是很具欣賞價值。畫面底部是鏡面,素樸的銀白色奠定了淡雅的色調主線,本色浮雕的云和鵲橋,則是以線條勾勒出形體造型,展現出流暢的紋路,結合中國畫傳統表達意象、意境的特點,烘托出中國古典的意境之美。人物形象則是采用了工筆寫實的畫法,鮮艷瑰麗的民間傳統服飾和瀟灑炫麗的神話服飾相得益彰,尤其是織女服飾上的花紋樣式繁復精美,結合色彩斑斕的天衣廣裙水袖,更凸顯出仙女的優美靈動和超凡脫俗。設計師將紅色和藍色作為主色,撞色大量運用,更接近民俗裝飾繪畫的藝術風格,人物造型、色彩運用很具有想象力。在細節處理上既有神話色彩,又講究人物情境。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世間真情,不過如此!(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