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足球運動的起源,其歷史可追溯到我國的戰國時期,當時這種運動叫做“蹴鞠”。古人認為蹴鞠可以強健人民身體,培育國民的尚武精神,因此蹴鞠比賽在我國民間長盛不衰。值得國人自豪的是,足球運動起源于中國,第一屆女足世界杯比賽也是在中國舉辦的。1991年11月16日到11月30日,中國廣州舉行了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為了紀念這一世界體育盛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金銀紀念幣一套,其中金幣1枚,銀幣2枚。
金幣正面主圖為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天河體育中心始建于1987年,是當時和現在廣州最大的體育中心,如今其內場硬件建設已達亞洲一流水平。圖案中,天河體育中心上方為是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的會徽,圖案上方刊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建筑下方是“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和“1991”字樣。
“不到長城非好漢”,在傳統印象中,人們往往將英雄好漢與長城關聯,但卻忽視了女子的作用,女子不但能執掌家政,更能在社會人文和體育領域與男性平分秋色。綠茵場上出英雄,女足同樣吸引人們的關注。金幣背面中的女足球運動員身材健美,姿態生動,具有蓄勢待發的力量感。女運動員左側遠方的長城,寓意中國古老文化與世界潮流的有機融合。在未來的時間里,中國女足也將用事實證明,她們是捍衛我國足球榮譽的“鋼鐵長城”。
兩枚銀幣的正面圖案采用統一設計,主圖為廣州著名的越秀山鎮海樓景觀,具有濃郁的嶺南特色,是國家級保護建筑。建筑雕刻細膩精確,立體感強烈,展示出設計師深厚的藝術功底。兩枚銀幣的幣面圖案表現了激烈的足球比賽中突破和攔截的場景:在銀幣之一的圖案中,一位運動員向前盤帶,腳下虎虎生風,另一名運動員步步緊逼,伺機攔截,足球后面的寥寥線條,表現出足球正在高速滾動;在銀幣之二的圖案中,一位運動員左腳挑起足球,準備突破對方隊員的攔截。攔截隊員或伸腳搶球,或用身體阻擋,看到這個場面,使人不由得為進攻方的隊員捏了一把汗。
這套金銀幣在表現幣面人物方面可圈可點:首先設計師在場景布置很合理,在背面圖案中分別表現了1人和多人競技的場景。其次在構圖方面,無論1人還是多人,圖案中的人物始終保持畫面的平衡,和諧統一。最后,在人物雕刻上,設計師著力表現出每一位女運動員的真實動作和表情,這在浮雕表現上具有較高的難度。
首屆女足世界杯比賽共有12支球隊參加,賽制為3個小組首先進行循環賽,然后每個小組的前2名及兩支最佳小組第3名進入淘汰賽,直至決賽。中國隊在四分之一決賽惜敗瑞典隊,最終名列第5名。這屆比賽的決賽是美國對挪威,最終美國隊以2:1的成績戰勝了挪威隊,榮獲首屆女足世錦賽的冠軍。(供稿:吉林省集幣有限責任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