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南國,繁華散落,又是一年中秋,漂泊何時休”,中華兒女的家園情結、團圓文化在中秋的節日里,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從遠古時期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到古代寄情于山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再到現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歌詞所產生的共鳴,無不表達著一種被我們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美好情懷,隨著我們對中秋團圓情感的慢慢積淀,形成了我們中華兒女所創造出來的特殊的中秋文化氛圍。
中秋佳節剛過,我們用各種方式表達了我們盼團圓的中秋情節,賞月、吃月餅、讀詩歌,聽嫦娥與后羿的故事,這種感情發展的極致,也許就是圖騰制作延續情感紀念,中國民俗系列(中秋節)“花好月圓”紀念銀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2001年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新世紀的第一個中秋來臨之際,發行了一枚中國民俗系列(中秋節)紀念銀幣。這枚銀幣從圖稿設計、浮雕透視、雕刻技術和整體工藝上都做 了細細的考量,以物達情,依次傳遞出中秋佳節花好月圓的美好情感。
銀幣正面圖形構圖極具層次感,巍峨的廣寒宮在幣面的右上方熠熠生輝,每個樓層疊宇彼此牽連,梁、柱、椽依頭銜接,穩如磐石卻又秀拔玲瓏。右下方的月桂樹,仿佛整個空間又彌散著曼妙的桂花香,做亮的屢屢云彩,讓空間變的靈動,輕盈飄渺俊秀多姿,像是披上了一層銀沙,在這月色輕柔的時節,給人一種縈繞仙境的美感,讓人體會到廣寒宮雖賞孤月,卻又有份難能可貴的清幽寂靜的之情。
銀幣背面的圖案設計,看似簡單明了,設計師卻在對牡丹、月季、菊花的造型上破費思考,精雕細刻以及噴砂的工藝使得畫面感非常飽滿,葉護花,花襯葉,層層疊疊,花與葉子渾然一片水乳交融,右上方點綴的“花好月圓”四個字恰如其分,既不喧賓奪主又深刻點題,整體圖案在平底鏡面工藝的映襯下顯得萬般妖嬈,深刻的寄托著中國最古老的思想情感。
從廣寒宮到花好月圓,從神話故事到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貫穿歷史,博古論今,這枚銀幣在整體的設計上,既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又有精湛的工藝技術含量,引人遐想又貼近生活,傳統意味濃厚,具有很高的鑒賞價值。
該枚幣的發行雖已過去十三年有余,但是依然光亮如新。銀幣的紙盒包裝亦相當考究,古樸美觀,儼然是一個清幽雅致的月餅禮盒,而這枚銀幣就是一塊兼具收藏價值和藝術品位的“月餅”,是一道豐富的中秋節文化大餐,這其中的“香甜”也只有賞鑒過的人才能體味,沁入肺腑,歷久不散。
能與家人常守每一天,天天就都是中秋團圓。假若在寧謐的夜晚,我們無法與家人一起閑話家常,在這寂靜的夜晚,把玩一枚銀幣,是否能開啟您家園的回憶,讓溫暖的情感彌漫身心呢?(供稿:珠海鵬儲投資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