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相莊嚴,佛光普照——鑒賞世界遺產(大足石刻)150克紀念金幣

        中國金幣網 18-02-25 13:24:18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大足石刻位于我國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聞名遐邇的藝術瑰寶,世界八大石窟之一,自古以來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留戀觀瞻,留下了許多美麗的故事和傳說。大足石刻的內容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并陳,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大足石刻為我國唐末、宋初時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范,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而多變,目前已被列入世界遺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紀念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展示我國世界遺產的風采,喚起人們對世界遺產的保護意識,中國人民銀行于2016年7月19日發行了世界遺產——大足石刻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4枚,其中金質紀念幣2枚,銀質紀念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在這套紀念幣中,有一枚千手觀音圖案的150克金質圓形紀念幣特別引人矚目。此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

          金幣的背面圖案是佛教傳說中神奇的千手觀音的浮雕造像,圖案的上端有“大足石刻・千手觀音”字樣,下端刊有“2000元”的面額。在浮雕工藝和噴砂工藝的打磨下,幣面圖案繁而不雜,主次分明。所有佛像的肉身部位全部呈現稍暗的亞光效果,佛像的肌膚光滑、輪廓清晰,顯得富有彈性,栩栩如生。與之對照的是佛像的衣飾和毗盧帽,專門進行了做亮的處理,拉大了色差,強化了對比。衣帽搭配上,觀音的發髻狀寶冠造型層疊錯落、凹凸有致、繁復華麗,袍帶飄逸流暢,頗具宗教神韻。
         
          先來看觀音的面部,她的雙耳碩大,臉頰圓潤豐盈,干凈素雅,顯得莊嚴神圣、恬靜慈祥。頸部短而飽滿,有佛像特有的富態,寶相莊嚴。額頭下慧眼微睜,仿佛看透過去和未來。觀音的胸前有六雙手,一雙合十立胸前,一雙平放膝上,剩余四雙,或疊放,或抱臂,形態各異。外圍的那些手則層疊參差,相互交錯著向四周伸展開來,狀如孔雀開屏。細看這些手臂,在噴砂工藝的處理下,呈亞光浮面,均勻而細膩,造型符合自然肌理,豐腴圓潤,肉感十足。每只手臂上還被設計者細心地戴上了一只金手鐲,手鐲也進行了做亮,和手臂的色差明顯,與菩薩胸前的項鏈共同襯托著造像,使其充滿珠光寶氣,高貴圣潔。再往外側,是密集的手掌,這些手掌姿態各異,據說有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楊柳枝手等不少說法。纖纖玉指千變萬化,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
         
          手的形狀各異,功能自然包羅萬象。佛教《陀羅尼經》云:“千手千眼觀音能利樂一切眾生,隨眾生之機,相應五部五種法,而滿足一切愿求。”可以想象,千手觀音的神通廣大和無邊法力。正是由于擁有近似于無所不能的神通,千手觀音被賦予了更多的普度眾生的宗教意涵,與其造型相適應。
         
          在空間有限的幣面上,設計者對圖案的各部分巧妙地進行了處理,讓畫面更顯得有層次、有重點。圖案有形,卻透出許多無形的意味,如余音繞梁,頗富禪意。浮雕起伏有致、反差明顯,立體感和空間感表現得都很完美,亦凸顯了金幣圖案在意境上的凝厚、肅穆和特有的質感。
         
          這枚世界遺產——大足石刻150克金幣,將濃厚的佛教文化、精湛的雕刻工藝濃縮在方寸的區域之內。經典的千手觀音造像默默講述著普度萬民,化育眾生的執著與神圣,也展示著我國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仔細品味這枚金幣,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收藏的價值,更有對佛的虔誠和對佛法的感悟。(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