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芬挺秀 華夏增輝——賞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金銀紀念幣 |
發布日期:11-08-31 12:23: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 |
同樣,銀幣的設計與金幣相得益彰,魅力也絕不遜色。將中國頂級學府的標志性建筑——清華二校門鐫刻在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上,這曾是一件多么令華府學子們期待的事!人人向往的學術殿堂,有了白銀質地的映襯,更顯得珍貴稀有。賞此枚銀幣,看見的是簡單的一扇門,但品味到的卻是此“門”所寓之精神。
二校門,是清華學府中最著名的一處。它位于校園東西主干道中央路北,是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中間大拱門的兩側各嵌建兩根陶立克西式立柱,門楣上書刻有清末軍機大臣那桐的手跡“清華園”叁個大字。1933年至1934年間,因校園擴建,清華大學先后有了新的大門——西校門和南校門,這座最早的校門就被稱之為“二校門”了。自建立之初,“二校門”就成為了清華園的標志性景觀。它往往是人們心目中對清華的第一印象,也是清華人心目中永遠不可磨滅的印記。
百年來,作為清華象征的“二校門”,歷春夏秋冬,經風吹雨打,見證了清華大學伴隨祖國的發展而日新月異的步伐。從這座校門里走出的無數學術大師、治國棟梁、興業之士,他們用智慧和力量傳承了中華的復興偉業,開拓著民族的嶄新未來。這座校門已不僅僅是清華園的鮮明標志,更成為了長期以來清華人勤奮樸實、榮辱不驚的性格象征。而源遠流長的清華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的學府,以梁啟超先生的《周易》乾、坤兩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為中心內容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激勵清華學子崇德修業,發奮圖強,也借用古訓以凝練的語言表述了清華人基本的宇宙觀和人生哲學,是使清華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團結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
正是有著“自強不息”韻意的二校門銀幣,方寸之地便展華夏兒女精神,彰顯中華文化之精髓,在收藏者心目中占有何等位置盡可窺見一斑。應當說,中國金幣總公司此次發行的清華銀幣,樸素但決不普通,簡約而不簡單,獨具慧眼的選擇,對弘揚華人自強精神、提高收藏者藝術鑒賞能力善莫大焉。幣一亮相,便讓人眼前一亮,其精妙、考究之處還待收藏者們細細品味吧。
清華百年金銀雙幣,相互輝映,共同詮釋著清華一百年的歷史,一百年的光輝。作為高校題材的龍頭之作,使我們看到了學術文化與金幣文化的完美結合,這勢必為集藏愛好者與清華莘莘學子帶來全新的精神享受,注定讓彼此之間產生強烈的文化認同,繼而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