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匯,理解,指引——賞析“2012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 |
從開始有載體記錄人類發展史以來,東方和西方文化就各持蓬勃發展。西方之美個性生動、形象飽滿,東方之美含蓄內斂,條理有序。東西方歷來貨幣正是這兩種文化的濃縮精華,體現出各自文化的內涵與特點!2012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把兩種文化精髓融匯貫通,充分概括,既是高度發展的今天對中外文化的嶄新詮釋,也是為今后的東西文化交流與發展照明了方向。 2012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紀念銀幣于2012年10月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正面圖案為象征錢幣的點和裝飾線與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會標組合設計,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中國元代錢幣與威尼斯公國時期錢幣圖案對應設計,襯以方孔圓錢造型,并刊“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中英文字樣及面額。 2012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紀念銀幣是從2007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系列的第6款產品。相較于其他特定主題貴金屬紀念幣發行做法來說,北京錢博銀幣具有獨特的發行方式。“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系列是一次性敲定設計稿共10幅,然后分年發行,從2007年至2016年,這無疑是需要高瞻遠矚的目光。 2012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紀念銀幣的主題圖案選擇了元朝順帝至正年間鑄行的至正通寶古錢幣圖案,其正面是漢朝楷書“至正”,襯以同時期西方文化代表及商業中心威尼斯的杜卡特金幣。這兩種13世紀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主流貨幣,前者集華夏統一,領土寬廣蒙古族與漢族文化相濡交融于一身,呈現出端正,大氣的民族氣節;后者則是歐洲地方商業中心的標志,代表著市場繁榮,流通便利,華麗張揚的商業文明。一東一西,一中一外,兩種較為差異的文明被融匯在了這方寸之間,相互影響與發展,盡顯和諧之美。 造型為方孔圓錢的2012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紀念銀幣,不僅是歷來造幣的常用模型,其實質更是表現出了華夏兒女的優良品質。外形為圓,是表示著人生處世圓潤光滑,張弛有度;內里為方,則顯示出原則存方正之心的靈魂揭示。圓體方心,剛柔并濟。以東方文化為傳承,學習借鑒西方文化,把兩種文化的精髓內涵有機的相融合作為發展的趨勢,這也正是2012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的重要意義之一。 2012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作為一種貴金屬紀念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載體,便于廣大群眾收藏欣賞與解讀,體現方寸間的和諧之美,其意義與內涵自然不言而喻。(供稿:重慶錢幣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