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觀簪花圖 漫賞仕女情——1998年《簪花仕女圖》5盎司長方形彩色銀幣賞析

        中國金幣網 16-12-29 10:53:58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窮盡丹青之妙,自創一體觀音。中唐時期,繼吳道子之后,有一個重要的宗教、人物畫家應時而起,他早年效仿過張宣,后在其基礎上加以變化,另創一體,曾創造出著名的佛教形象“水月觀音”。他,就是周昉。周昉出身于仕宦之家,游于卿相間之貴族也,在唐朝仕女畫蓬勃發展的時期,他創作的“周家樣”控制了晚唐的仕女畫壇。
         
          但凡提到周昉,莫不使人想到他的另一幅傳世之作《簪花仕女圖》。《簪花仕女圖》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它沿襲了周昉一直以來仕女畫創作中“衣裳簡勁,彩色柔麗,以豐厚為體”的畫風,藝術價值頗高。
         
          為了紀念周昉的偉大成就以及推廣“簪花仕女圖”的文化價值,中國人民銀行于1998年發行了一枚《簪花仕女圖》5盎司長方形彩色銀質紀念幣,該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這枚銀質紀念幣的正面圖案是長安大明宮含元殿的遺址圖,并刊國名、年號。正如故宮是明清時期的代名詞,含元殿也是唐長安城的一張名片。在二維的幣面上,整個含元殿及其周邊呈現出了明顯的“凹”字形排布,而含元殿正是坐擁其中,殿頂陶瓷瓦片與琉璃瓦片相間排列,氣勢磅礴。殿前有長達78米的“龍尾道”階梯通向地面,并以曲尺形廊廡溝通左右兩側的翔鸞、棲鳳兩閣。天空白云高潔,形狀多變,地面大殿拔地而起,宏偉壯觀。一眼望去,不禁使人想起昔日“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的景象,令人神往。
         
          該幣背面圖案是唐代畫家周昉《簪花仕女圖》的復刻圖。幣面下部標面值“50”元,并刊“唐代·簪花仕女圖”字樣。幣面的主體圖案極為簡單:簪花仕女五人,執扇女侍一人,點綴在人物中間的有兩只狗和一只白鶴,畫面左側以湖石和一株辛夷花樹裝飾。畫中的仕女云髻高聳,簪花艷麗,眉目暈淡,身著露胸披裙,體態豐滿。女侍持扇相從,眉目間恭敬之色一覽無遺。春夏之交,寂靜而空曠的庭院中,幾位仕女或斗犬、或拈花、或戲鶴、或撲蝶,委實悠閑自得。然而,細觀她們的眉目神態,卻并不感到快樂,有的只是空洞的寂寞。讓人不由得好奇她們不快樂的緣由,是委身于內宅沒有自由的寂寞,還是為時代對女子不公平的待遇而憂心。
         
          這幅《簪花仕女圖》頗具欣賞價值,整個畫面采用平鋪列繪的構圖方式和游絲描的人物描摹技法,線條簡勁渾圓而有力,設色濃艷富貴而不俗。簡潔有力的線條信筆勾勒出了人物的輪廓,看似規整而又流動,仿佛捕捉到了風的足跡。色彩疊加卻不凌亂,層次清晰鮮明,將薄紗的輕軟透明和皮膚的滑如凝脂,表現得恰到好處。
         
          人物描摹,古今冠絕,賞圖思情,感同身受,這便是周昉的才情和《簪花仕女圖》藝術價值的真實寫照。而今,浮躁社會下孕育的藝術家和藝術品雖不缺乏技巧,但卻大多缺少這樣的一種精神以及承載這種精神的載體。如今,這枚紀念幣的發行,是追憶,也是思索,更是警醒。(供稿:北京人銀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趙琦)

          來源:中國金幣網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