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說:“對于我們來說,在一切藝術樣式中,最重要的就是電影。”可見電影在所有藝術形式中的地位之高。它甚至對人們的日常行為和生活方式都有一定的影響。而電影的出品離不開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就是我國第一家電影制片廠,它的前身是 “東北電影制片廠”,曾拍攝過新中國電影的七個“第一”,被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1955年它更名為長春電影制片廠,并在1999年改制成立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5年是長春電影制片廠成立7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為弘揚中國電影藝術,展現中國電影業的輝煌歷史,共賀長春電影制片廠70周年的生日。中國人民銀行于2015年8月10日發行了長春電影制片廠成立7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3枚,包括金幣1枚,銀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其中一枚1/2盎司的圓形銀質紀念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長春電影制片廠部分代表性的作品名稱及正門、博物館圖案的組合設計,并刊“長春電影制片廠成立70周年”字樣及面額。
幣面的右下側是長春電影制片的大門,這部分圖案在整個幣面占比最小,但表現出來的含義卻很深遠。從這道大門而入,就如同進入了時間的隧道。長春電影制片廠敞開著大門,以包容豁達的胸懷,吸收各類藝術的精華,經過時間的轉輪,創造出了“七個第一”,獲得過“華表獎”、“電影百花獎”、“電影金雞獎”、“五個一工程獎”等一個又一個的殊榮,并一步步發展壯大。在鑄造工藝上,大門的磚墻立柱采用了多層次噴砂工藝和浮雕工藝,使畫面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和真實感。凝神觀之,仿佛就能觸手而及這一磚一瓦的棱角,感受到歲月流逝的滄桑。門頭“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幾個大字,進一步突出了紀念幣的主題。
正門進去,眼前的博物館豁然而立,庭院布局錯落有致、院中樹林茂密蒼翠,磚瓦屋檐古色古香。長影集團用了3年時間,在完整保留了1937年建筑風格的基礎上,把館藏展示、舞臺演藝、網路傳播等多種文化模式融合在了一起,重新打造出來了一個主題電影博物館。展現出了中國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和卓越成就。
幣面的左側,設計師用一臺放映機和一條膠卷,無聲的道出了長影人的獨特記憶。那一條立體翻卷的膠片纏繞出一個飄逸的“70”字樣,按發行年序展現出了眾多的時代感很強的經典優秀影片,如:早期的《白毛女》、《冰山上的來客》、《五朵金花》、《劉三姐》等,還有進入21世紀后拍攝的《辛亥革命》、《龍之谷》等優秀影片,體現了長影人70年的輝煌成就。更絕妙的是,在右上角由膠片圍繞著放映機的部位,有一部分膠片,用肉眼看,是一處精致的弱噴珠工藝效果,但如果用放大鏡觀看,就能顯示出長影創作的100多部經典電影作品的名字。這就是神奇的超微縮雕刻工藝,這種特殊工藝在目前發行的金銀紀念幣中,還是比較少見的。
在放映機與膠卷之間的空隙,有隨風而起的飄帶和幾顆閃爍的星星作為背景裝飾。設計師對星星運用了特殊工藝進行了提亮處理,提升了視覺沖擊力,寓意長春電影制片廠的成就如星光一般閃耀。觀賞這枚1/2盎司銀幣,讓我們看到了長影人在這70年里的艱辛奮斗和碩果成就,也讓我們對長影集團的輝煌明天更加期待。(供稿:浙江贊佳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