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丁酉(雞)年金銀紀念幣的價值是多面的,體現在設計、工藝、傳播、市場成長空間等方面,本文將繼續粗淺地談一談這套生肖題材金銀幣,除了題材優勢、人文科普功能外,還具有哪些方面的價值優勢。
出色的視覺欣賞價值。對于金銀紀念幣的視覺欣賞,一看構圖,二看色彩,生肖紀念幣隸屬于傳統文化題材范疇,我們還可以三看民族紋飾。
2017中國丁酉(雞)年金銀紀念幣150克圓形金質彩色紀念幣
2017中國丁酉(雞)年金銀紀念幣的畫面構圖非常出色,虛實有致,意境深邃。整個系列的正面圖案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襯以連年有余吉祥紋飾,并刊國名、年號。這在金銀幣的正面設計上是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構圖樣式,以往金銀幣的正面圖案更側重于表現國家法定貨幣的嚴肅性,構圖中規中矩,藝術美感略顯不足,即使有裝飾,也只是一筆帶過,生怕有“喧賓奪主”之嫌。但2017中國丁酉(雞)年金銀紀念幣的正面圖案繼續延續了第三輪生肖幣(自2009年己丑牛年始)的構圖特色,以纏枝回環的連年有余紋將國徽包圍在畫面中心,一方面以國徽為中心,繼續凸顯了金銀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的嚴肅性,而民族吉祥紋飾作為構圖的輔助參與,寓意回旋往復、生生不息,除了更能展現金銀幣的民族風格外,也讓畫面更具寓意:祖國國泰民安,百姓連年有余,國以民立民以國存,相互依存共榮共生。
本色幣系列則在畫面構圖和空間處理方面暗合中國傳統筆墨的審美規律,虛與實、疏與密、明與暗等塊面、線條變化皆與中國傳統視覺規律相吻合。但又絕非單純以形奪人視線,因為金銀幣是在極為有限的塑造空間里對物象進行體積、高度上的合理壓縮,并通過透視和錯覺等方法向人們展示較抽象的空間效果。這個系列紀念幣的背面圖案均為雄雞造型,襯以裝飾雄雞紋樣,并刊面額及“丁酉”字樣,構圖簡潔生動。雞與吉祥的“吉”諧音,雞又有“五德”之譽,設計者借繪雞而贊譽中國傳統文化的文、武、勇、仁、信五德之美。畫面左側的寫實雄雞形象栩栩如生,形體結構準確,毛羽質感蓬松柔軟,腳爪處質感粗礪紋路斑駁,將其刻畫得非常寫實生動。尤其是它昂首挺立、怒發沖冠的昂首姿態,很像徐悲鴻先生筆下的雄雞形象,它是一位為民族為國家沖冠高歌的猛士斗士,是一位在國家民族危難之際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也是一位盛世高歌,為美好明天祝福喝彩的預言家。設計者寄予這個雄雞形象的是一種高潔尊貴的氣節精神;畫面右側的是以裝飾手法塑造的寫意雞形象,用簡練樸素的線條,線浮雕勾勒出雞首的抽象造型。簡單的陰影,粗獷的線條,只具輪廓線,但彎曲起伏的線條以及富于原始稚趣的造型,彰顯出一種大氣率真、富于創造的原始美。真實與虛幻、飽滿與留白,自然界的真實形象與藝術化的裝飾形象相得益彰,用真實的雄雞造型表現生肖雞的精神氣節,用裝飾雞造型表現生肖雞的威風氣勢,尤其是它們雙頭相背,仿佛同時威風凜凜巡視,八方盡在掌握。本色幣系列的畫面構圖不僅講究對比呼應,更講究它們內在的脈絡氣流,靜態的畫面因為精彩的構圖,產生一股無形卻永恒的氣流,貫穿畫面滲透畫意,正因為這樣的藝術表達,才讓生肖雞不是自然界我們熟悉的那種普通的家禽,而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
說到色彩,本色幣系列和彩色幣系列有所區別。本色幣以黃金白銀本色浮雕鑄造而成,但如果用中國傳統繪畫的欣賞語言來描述這套本色幣,能夠將它形容為“簡練線條”和“墨色塊面”的黑白兩色對應組合。寫實雄雞造型雕刻塊面可當黑,裝飾雞造型線條變化可當白,黑白兩色,用具象抽象兩面來表現一個完整的生肖雞形象,這種轉化將金銀幣的視覺傳達變得更加豐富多元,它們之間的構成組合就像太極中的陰陽,諧和相生而成無窮境。
相比本色幣系列在色彩上的空靈深邃,彩色幣系列的色彩表現更加接地氣,因為正如前文所講的,它本身就來源于民間的剪紙和年畫藝術。這個系列的背面圖案以傳統吉祥如意紋作底,一只色彩斑斕的牡丹祥云紋彩繪雞俏生生地游走在紀念幣上面。這只雞的色彩表現手法類似中國民間的套色剪紙藝術,飽含著濃郁的泥土氣息和強烈的感情色彩,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具有古樸的民風。雞的造型以淳樸纖巧為特點,雞的首、身、爪、尾羽等等各部分修飾滿了色彩絢麗的牡丹紋和祥云紋,色彩豐富而明亮,金屬雕塑低調而含蓄,追求色彩與浮雕形體的微妙平衡,完全迥異本色幣系列理性和諧的藝術美感,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和中國民間鄉土色彩。而且這個彩繪雞的整體造型取材于民俗年畫,所以在表現手法上接近中國農民獨創的繪畫語言,這個生肖雞形象的構圖不受空間和時間的束縛,色彩不受自然真實的局限,形體更不受常規比例的制約,設計者大膽地運用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形成了虛中見實、土中見雅、拙中見美、民族風格鮮明、鄉土氣息濃郁的藝術風格。
除了構圖和色彩,紋飾也是我們欣賞2017中國丁酉(雞)年金銀紀念幣時應該關注的重點。首先當然是整套幣正面的連年有余紋飾,鯉魚,“鯉”與“利”諧音,“魚”與“余”、“玉”諧音,把鯉魚與牡丹作纏枝狀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連年有余紋飾,這是中國民間節慶最常見的吉祥紋飾,祝福大家與小家都連年有余,富足平安;彩色幣系列的圖案中則是以民俗文化中最常見牡丹紋作為背景裝飾。唐宋時中華民族開始崇尚牡丹,視牡丹為富貴花。牡丹紋飾,具有濃郁民族氣息,以富麗飽滿的形態和艷麗奪目的色澤著稱。彩色幣系列的裝飾背景上,刻畫數枝牡丹,花朵盛開,枝葉繁茂,采用花枝相交,花朵相對的對稱式構圖,布滿全幣。以本色雕刻的牡丹紋作為彩色幣的裝飾背景,既寓意著丁酉雞年中華民族繁榮昌盛,國泰民安,也用富麗飽滿的紋飾來烘托彩色幣亮麗奪目的色彩質感。極具民俗色彩和觀賞性的民俗紋飾圖案以其自身獨特的形式美感,裝飾烘托著生肖形象,使生肖題材金銀幣作品獲得了更具有視覺傳達能量的藝術美感。
從辛酉到丁酉,生肖金銀幣已經發行到了第四輪,從80年代、90年代,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一直走到了今天,它的延續發行,不僅是對中國生肖文化的逐漸深入挖掘,也代表著中國文化意識、工藝技術水平、美學思考等多元化的演變與進步。生肖金銀幣構思獨特、工藝精湛、成色標準、規格齊全、形制豐富、色彩多樣,這更增加了它的藝術魅力和收藏價值,使之兼具投資性、紀念性和收藏性的多重功用。2017中國丁酉(雞)年金銀紀念幣在整體發行量基本保持穩定的情況下,3克精制金幣和3克彩色精制金幣從12萬枚同時增加至18萬枚,30克精制銀幣從20萬枚增加至30萬枚,30克精制彩色銀幣從22萬枚增加至30萬枚。這個變化也彰顯了管理部門有意引導生肖題材金銀幣滿足大眾文化需求的同時,也能改變一下收藏結構,推進生肖幣精品大眾化,大眾收藏生肖幣精品化的進程。這個變化,會帶動更多追求藝術品質、工藝內涵的藏友進入這個市場,從而對2017中國丁酉(雞)年金銀紀念幣的市場成長空間也有了更多期待。(供稿:廣東粵寶黃金投資有限公司 作者:甄永紅)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