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深處葬花吟——紅樓夢一組銀幣鑒賞 |
《紅樓夢》中寶黛愛情令人唏噓不斷,那似成似斷、若好若壞、陰晴難定的虛幻牽引著眾人的心弦,如歌如泣。200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其中“黛玉葬花”1盎司銀幣記錄了紅樓深處的那縷女兒香,那深刻的傷感主義使得這枚銀幣大放異彩。 紅樓一夢初醒,眼前便出現一名女子: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無父無母的黛玉在這深似海的侯門里,孤獨地承受著一切苦與樂,用脫俗的筆記下了斷腸的《葬花吟》。 幣面落紅成陣,之間一陣風吹過,把樹頭上桃花吹下一大半來,煞是好看,黛玉登上渡水,過樹穿花,手持花帚徐徐而來。那低頭呤唱的凄美,在清麗間流落出一種悲傷,落紅紛紛,愁緒深深,無人憐憫惟自憐,直到紅顏老死時! 在幣面黛玉的一笑一詩,讓她心靈得到了成長。既是黛玉刻薄、小氣、嫉妒,但揉入紅樓中卻是那么的貼切、互滲,一切就在這平平常常瑣瑣碎碎中發生,使得這枚銀幣涵蓋了生命、人生,還有自我。 實際這也是華夏精神的樂觀文化,這也是“葬花吟”的時間情感化主旨所在,它不但傳達去其中的哀傷和痛苦,更揭示的是如何對待哀傷和痛苦,如何主動地錘煉自己的心靈,用當今一句時髦的話講,就是“痛并快樂著”。如果我們在欣賞“黛玉葬花”銀幣時,能悟出這樣一種情韻,能品味去紅樓深處的女兒香,那我們的審美也就得到了升華。(海口鑫鑫金店有限公司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