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神話故事眾多,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精衛填海、后羿射日等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作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民間神話故事延續了上千年,給中華兒女帶來了深厚的文化滋養。為了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銘記我國的民間神話故事,中國人民銀行于2003年4月8日發行了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3組)一套。該套彩色金銀紀念幣共有4枚,包括金幣1枚,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的一枚1/2盎司彩色金幣,正面圖案為瓊臺樓閣圖,背面圖案為“天女散花”圖,并刊面額。
說到“天女散花”,我們通常會想到梅蘭芳先生早期演出的一出古裝戲。然而,這個名詞其實最早來源于佛教故事,大概的意思是,天女用散花的方式來試探菩薩及其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薩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天女散花是用以試探菩薩以及諸位弟子是否參悟到佛理的方法。花散意味著一種通達和涅槃,意在說明菩薩得道,一切皆空,花也變成虛無;ㄖ辽矶宦洌f明花還是花,沒有改變,說明諸位弟子還沒有悟空得道。
這枚“天女散花”金幣背面的主體圖案一位貌美的天宮仙女,并生動地描繪出天女散花的情景:一位衣裙飄飄的仙女立于云端,雙手捧起一只彩色的花籃,向外撒出片片的花瓣。整個畫面的色彩非常鮮艷,仙女的上衣為醬紅色,裙子為粉白,有點像牽;ǖ幕ㄉ^巾為紫綠色,絲巾為藍色。配上黃金的本色背景,給人一種色彩斑斕、優美絢麗的感覺。仙女的身體呈現出一個美妙的弧度,纖細的腰間似有舞動的姿態,絲巾呈彎曲回旋狀,花瓣也隨風飄散開來,加上白色的流云,整個畫面充滿了動感,仙女似要破幣而出。
幣面的左右兩側分別刊有隸書“天女散花”字樣和200元面額。幣中的隸書字體在標準隸書的基礎上做了一定的調整,使之變得更加柔和,與仙女溫婉的氣質相互映襯。仙女的身姿是搖曳靈動的,而字體則是規整靜止的,這樣就產生了一種動靜結合的平衡美感。
整體來看,這枚1/2盎司金幣的設計,在顏色和人物裝飾的搭配上十分恰當,讓人感到非常舒適,沒有絲毫的違和感。幣面的畫面感極強,觀之,仿佛在欣賞一幅精美的畫作。其構圖結構相當完整,各設計元素之間的安排也恰到好處。除了這種直觀的感受之外,這枚金幣也表達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意境。我們不禁要問,圖案中仙女散的花到底會落到哪里?這是一個疑問,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遐想。
以仙女作為圖案的紀念幣并不多,更何況這位仙女的背后還有一段中國民間神話故事,蘊含著深刻的佛理。因此,它的文化內涵不可估量。從內到外,這枚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第3組)“天女散花”1/2盎司彩色金幣都堪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它的發行將有利于我國經典神話故事的傳播和普及,讓那些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中國故事帶給我們無窮的精神力量。(供稿:四川匯廣收藏品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