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金銀紀念幣中,那些擁有吉祥圖案的紀念幣無疑是最受人們喜愛的幣種之一。其中,1997年發行的吉慶有余2盎司銀幣,以其極具寓意的構圖,頗受好評。該枚紀念銀幣散發著濃濃的“中國味”,令我們感覺十分親近。持幣觀賞,我們不難在方寸中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和濃厚的懷舊情結。
中國傳統吉祥圖(吉慶有余)2盎司紀念銀幣
只要我們仔細地觀看便知,這枚銀幣的圖案源于我們新年時候家中最常見也是最具吉祥意味的物件——年畫。年畫是每個中國家庭在過年時必不可少的東西,而以年年有余主題的年畫則是最常見的,有的是很多金色的鯉魚在水中游玩,被人們稱之為年年有余,而有的則是由一個頑童懷抱鯉魚來喻示年年有余,而近些年來,以后者居多,人們也許是覺得頑童懷抱鯉魚不僅僅是年年有余,更帶有吉祥喜慶之意吧!
這枚銀幣的背面圖案是一個梳著古時傳統發髻的孩童,他的臉龐純真而質樸,祥和而平靜的眼神中充滿著童真;結實的身體,健碩的四肢,透露出孩童的健康和朝氣蓬勃,而他手上和腳上戴著的銀鐲子,有著留銀留人的寓意;孩童身后背著一件小兵器,那一定是他平時最愛的玩物,看不出他小小年紀就有俠士之風。孩童的懷里抱著一條大鯉魚,而鯉魚張嘴動須,身體彎曲,似乎還在扭動著身體,孩童用自己的雙手緊緊地抱住鯉魚,面露開心的笑容。
雖然設計師采用了夸張的藝術表現手法,但整個畫面并不顯得突兀,相反卻給人以和諧之感。在孩童和鯉魚的后面,用蓮花來襯托,更顯得整幅畫面富有靈性。蓮花一直是古代詩人津津樂道樂道的神花,“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边@是詩人周敦頤對蓮花的描寫,此處將蓮花作為背景,其寓意自然是年年有余了。孩童懷抱鯉魚穩坐于蓮葉之上,更加富有神韻,使得整個畫面彰顯出清遠祥和之氣息,而這也凸顯出設計者的匠心獨運。
這枚銀幣的正面圖案是閃閃發光的華表,華表本就雄偉,而設計者又將華表周圍裝點了向外發散的光線,更突顯出它的與眾不同和無比神圣。在我國,華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筑物,有著很悠久的歷史。華表是古代宮殿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相傳華表既有道路標志的作用,又有為過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會的堯舜時代就出現了,原為木制的高柱,其頂端用橫木交叉成十字,似花朵狀,起某種標識作用,故稱之為華表。
華表不但在古代頗受青睞,即便是現代在人們的心中仍具地位。在我國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前后就有兩對,它們是華表中的優秀作品。這兩對華表上雕刻著巨龍盤旋,而這枚吉慶有余2盎司銀幣上的華表也正是天安門廣場上的華表,巨龍盤旋,威武神圣,華表矗立在花叢之中,使整個畫面更加和諧和威嚴
從該幣的設計來看,正面華表矗立于萬花叢中,有繁衍生息綿綿不斷的含義;而背面頑童懷抱大鯉魚,有年年有余的含義,以此給人們帶來最真誠的祝福?傊瑤琶嬖O計讓人感覺到無限的美好與吉祥,而也只有這樣的設計才能彰顯出我國特有的民俗民風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韻味,這樣的紀念幣才更加具有“活力”!(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