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山岳麓山腳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岳麓書院始建于公元976年,其保存至今之完善,令世人驚嘆。它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皆古韻古香,置身其中,仿佛徜徉于歷史的文化長河里。
提及岳麓書院,就不得不提到歷史上有名的“朱張會講”。朱,即朱熹;張,乃張栻。兩位大家的論學,造就了中國文化史上罕見的“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的盛景。岳麓書院能夠千年香火不滅,得益于中國注重歷史文化傳承的傳統,“岳麓書院”這四個大字即為北宋宋真宗所題寫。1986年湖南大學復修岳麓書院,千年學府正式走進現代。
為紀念這座歷史悠久的著名學府,傳承中國古代的書院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2006年4月18日發行了千年學府——岳麓書院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包括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的1盎司銀幣,正面圖案為岳麓書院大門,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岳麓書院御書樓,刊有“岳麓書院·御書樓”中文字樣及面額。
這枚1盎司銀幣的正面圖案,整體上采用了內外圓的結構形式。內外圓中間形成的環,上下分別刊有國名和年號,相互呼應。而左右兩邊是適當的留白,增添了無盡的意蘊。內圓為岳麓書院的正門,宋代曾名“中門”,一眼望去,縱深感極強,給人莊重沉穩之感。大門采用南方將軍門式的結構,門前的臺階徐徐直上,猶如一個厚重的底座,承載著書院千年的滄桑。
一對圓柱豎于大門兩旁,更加襯托了大門的氣勢,兩束燈籠懸于空中,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彰顯無余。大門之上,赫然醒目的便是刻有“岳麓書院”四個大字的牌匾,字體蒼勁有力,熠熠生輝。大門兩旁有一副對聯,上聯“惟楚有才”出自于《左傳》,下聯是“于斯為盛”則出自于《論語》。一副對聯,兩部經典,寓意書院人才輩出,傳承不止。再往上,琉璃瓦的屋頂瞬間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了那個遙遠的朝代。整個大門給人的感覺是四平八穩,而大門兩旁放置的裝飾盆景,以及門內微微露出的樹枝,則使畫面更加的富有生機,讓人對門內的景觀充滿了想象。
背面圖案上的御書樓是岳麓書院最具深意的地方,書樓內不見古時人,只見古時書,讓我們不由睹物思人。御書樓即藏書樓,藏書是古代書院核心功能之一,宋真宗賜書更名為御書閣,清康熙年間御書樓選址重建。而今,御書樓儼然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古籍圖書館,藏書逾五萬冊,諸如《四庫全書》、《續解四庫全書》、《四部備要》、《古今圖書集成》等,均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巨作。幣面上的御書樓寬敞明亮,氣派萬千,是宋代風格的三層建筑,琉璃瓦屋檐,四端翹起并配飛禽走獸裝飾。中間匾額上的“御書樓”三字,相傳是理學大師朱熹手跡。樓前的兩株翠綠的樹木將御書樓簇擁其中,像是兩個忠實的侍衛與樓宇不離不棄。御書樓里亦有大量的碑刻,如“朱熹詩碑”、“重修岳麓書院記碑”等,御書樓可謂見證歷史,縱覽古今。
2006年是岳麓書院建院1030周年,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一年。因此,這枚2006年發行的千年學府——岳麓書院1盎司銀幣也具有了不同尋常的收藏意義。岳麓書院歷經千載韶光,它見證了中國古代的人文盛世,見證了文化的一脈相承。如今的岳麓書院煥發著新時代的氣息,古樸中突顯新意,進取中又多了一層回望。(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