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沖千”第三次浪潮來襲 黃金投資穩健為本 |
在每盎司900美元上方盤桓多時之后,國際金價開始新一輪快速攀升,展開了對1000美元“天花板”再次沖擊。 此前,國際金價在去年3月和今年2月,曾兩度短暫觸及1000美元的頂峰,并都經歷了由于獲利回吐而導致的快速下跌的過程。那么這輪黃金“沖千”前景如何?本輪金價拉升,對國內火熱的黃金投資市場又有什么影響? 黃金“沖千”第三次浪潮來襲 由于美元持續下滑,加之通貨膨脹預期抬頭,近期國際基金涌入黃金市場,促使國際金價猛漲,盤中一度漲至每盎司980美元,創出今年2月24日以來的新高。 面對每盎司1000美元的重要關口,黃金能否第三次“破千”也備受矚目。這也是繼去年3月和今年2月兩次黃金短暫“破千”后,最接近“天花板”的一次沖擊。 中國黃金投資分析師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周洪濤分析,美元匯率繼續成為近期主導金價走勢的主要因素。隨著經濟開始復蘇,油價的上漲引發了投資者對通貨膨脹的擔憂。“值得注意的是,本輪黃金上漲,伴隨著原油價格飛漲,可能對黃金有支撐作用。”周洪濤說。 雖然不少機構近期開始上調未來金價預測,對于金價“破千”,甚至突破1200美元的各種預判不絕于耳。但海通期貨分析師姚弘認為:“1000美元是一個重要黃金心理阻力位,雖然近期走勢金價可能破千,但同樣可能出現獲利資金迅速離場導致下跌,金價上行壓力正在激增。” “保值”效應助推金價“欲上層樓” 新一輪通脹預期成為本輪黃金上漲的主要動力。周洪濤分析,風險偏好上升以及通貨膨脹擔憂造成目前美元弱勢,投資者擔心美元不再安全,轉而進入黃金市場,黃金通常用于對沖美元貶值帶來的風險,因此美元匯率走低刺激了投資者買入黃金保值的興趣。 金融動蕩不止,黃金“硬通貨”本色就不會削弱。黃金投資專家李迅認為:“通脹預期和資產保值需求,導致對‘硬資產’需求旺盛,黃金需求將保持相對穩定。” 從今年黃金走勢來看,國際現貨黃金價格從1月2日每盎司881.30美元開盤至今,累計漲幅超過11%,其間波動幅度相對較窄,可謂穩健。再看去年黃金在全球“哀鴻遍野”的投資市場中穩步走高,幾乎“一枝獨秀”,其“避風港”功能不言而喻。 據世界黃金協會最新公布的2009年一季度《黃金需求趨勢》報告,全球黃金總需求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8%,達到1016噸,按價值計算增長36%,達到297億美元。 而且,中國市場黃金需求上升至114噸,成為全球增長最迅猛的市場。而實物黃金投資在德國、瑞士、美國增長驚人,增幅達到216%至437%。最突出的特點是,目前全球工業、首飾用金量下降,投資需求是黃金真正的增長點,其背后動力也來自于保值避險的強烈需求。 但大陸期貨黃金分析師徐婷也提醒,近期美元連續走軟,空頭回補行情隨時可能出現,美元一旦走強,金價可能應聲回落。所以從長期看黃金保值功能較好,但短期金價即使“破千”,其風險也不容忽視。 黃金投資有道 合理穩健為先 國際金市吹響“沖千”沖鋒號,國內金市同樣熱鬧。但專家建議,投資者不必盲目“追高”,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穩健投資黃金。 專家介紹,目前國內投資者可以參與實物黃金投資、紙黃金交易、上海黃金交易所現貨黃金延期交易、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等各種黃金投資渠道,此外還可以選擇投資國內A股市場中的黃金類股票以及其他黃金相關的投資理財產品。應該說目前黃金投資渠道比較豐富,但投資者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理性投資,才能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周洪濤認為,黃金對于一般投資者而言,應是家庭資產配置組合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控制投資比例和方式很重要。如果風險偏好較高、承受能力較強、具備相關知識的投資者,也可以適度參與高回報的黃金杠桿交易,如黃金期貨、黃金現貨延期產品等。 但是,專家也提醒,對于一般投資者而言,不應過于關注黃金的投資收益率而盲目出手,而應把黃金作為以“保值”目的的長線投資品。世界黃金協會首席執行官施安霂也認為,今年以來中國市場對黃金需求明顯,表明中國的消費者越來越認同黃金投資產品是一種有效的“保值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