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前夕,廣州金飾市場結束了長達7周的紅火場面,一下冷清許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國際金價大起大落,讓廣大購金市民摸不出門道,不知道如何買金才更劃算;而最開心的莫過于兩周之前的買金市民,當時金價一落千丈至1年新低,他們207元/克就買回了大量金飾,而今眼看著金飾價上漲到了241元/克,樂在心頭。
記者在市場上深入分析后,發現買金趁早、賣金謹慎應是未來幾個月的金飾消費要訣。如果國慶期間黃金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應當是買金的好時機。
金飾市場沒有大幅度促銷
在廣州市場上,記者了解到,自從2007年實行“價費分離”之后,廣州正規商家都秉承了統一行規:千足金價格一般比當日的國內現貨金價高出40元/克~45元/克,其中并不包括按照金飾設計分類而另行收取的8元到12元/克的附加費用,商家之間根據品牌的不同可有上下各10元到12元/克范圍的調價幅度。也就是說如果當日上海金交所千足金的價格為200元/克,廣州的金飾平均價格則為240元/克,最高價格可能達到了252元/克,最低價格可為228元/克。
廣東省黃金協會首席黃金投資分析師朱志剛介紹,在不超過45元/克的“毛利潤”中,加工企業的設計加工成本一般在12元/克左右,而批發商的利潤多在8元/克上下,20~25元/克則是零售環節的毛利潤,其中既包括了進駐商場的鋪面租金與營業費用,也包含了零售商最后的利潤。
由于廣州的商場鋪面租金較高,一般余給商家的利潤不會超過10元/克,按照目前的金價,也就是說零售商的利潤不會超過5%,屬于名副其實的低利潤行業;正因為如此,金飾商家基本不做大幅度的促銷活動,消費者要想撿到便宜,完全要看國際金價行事,國際金價決定上海金交所金價,上海金交所金價決定廣州金飾價。
廣州金飾物升價快降價慢
廣東省黃金協會副會長甄偉鋼介紹,由于行業市場化進程比較早,廣州金飾價格變動的及時性是全國最強的,基本做到了跟隨國際金價、上海金交所現貨價格同步變化。
但跟隨金價變動幅度的不同,廣州金飾變動的時間也是有所區別的,升得快,降得慢,是商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看家本領,而國際金價只有發生了超過3%以上幅度變化時,廣州金飾價格才會相應變動。
穗金價下降要積累一定程度
如果當日國際金價變動的幅度超過了10%,比如上交所金價原來標注200元/克,現在一夜之間升到了220元/克以上,那么,就在當日,廣州金飾價格就會發生同幅度的變化,比如原來的價格是金飾價格是200+40=240元/克,則將上升到260元/克。
但是,如果反過來,原來200元/克,現在降到了180元/克以下,則一般會延后1到2天,金飾價格才會降到220元/克。
同時,如果國際金價的單日變動幅度在3%到10%這個區間內,商家的動作就較慢,即使價格由200元/克一夜上升到了212元/克,商家一般都在2日后才調整到位,從240元/克升至252元/克,速度慢出半拍。如果金飾價格的變動幅度小于5%,比如從200元/克上升到了205元/克,商家一般不做相應調整,要積累等待變化到一定程度后才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