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報記者 時曄/文
8月21日,國際金價在大跌后連續第三天上漲至820美元/盎司上方。此前的8月19日,金價結束25個交易日下跌215美元的“輝煌紀錄”,大漲近20美元,重新站上800美元/盎司上方。
盡管金價開始反彈,但是,對于后市,業內表現出以往少見的謹慎,建議投資者持空頭思維。甚至有業內人士預言,很長一段時間內黃金將不會再創新高。
黃金難演易漲行情
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可以用“飛流直下三千尺”來形容,原油、黃金、農產品等從高點直線下落20%,有的在30%以上。轉眼間,從牛市淪為熊市。
雖然國際上對熊市的定義是連續下跌20%為界定線,但仍有不少投資者不愿輕易下熊市定論,寄希望于商品市場的再次反彈,尤其在黃金價格上。
“黃金一直被認為是抵御通脹的最好品種,眼下全球都面臨著通脹的壓力,黃金為什么不漲反跌呢?”準備將手中的美元投資紙黃金的李先生表示疑惑。
“黃金與通脹并沒有同步共進共出的一大原因,在于黃金對通脹有提前反應的習慣,在過去的歷史行情中,黃金就是早于通脹上演上漲行情。”高賽爾研究中心如此認為。同時,黃金與原油、美元的掛鉤緊密度也使得黃金的價格受后兩者的波動影響。
“由于國際金價是以美元計算,隨著美元指數的反彈,金價自然回落。”工商銀行某黃金交易員向記者表示。
對于此次黃金價格的回落,多數分析師認為是“成也美指,敗也美指”,對于黃金的后市,市場表現出前期少見的謹慎態度。
“黃金在今年可能難演去年的易漲行情,甚至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再創新高。”中財期貨首席分析師續劍鋒向記者表示。
金元期貨則認為,對黃金中期宜保持空頭思維。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的觀點更加“悲觀”:應以熊市思維看待黃金。
分析師看空:黃金市場已現需求不足
讓這些分析師們中期看空黃金的另一大原因在于,從今年上半年開始,黃金市場已表現出需求不足的特點。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稱,全球黃金需求第二季度從去年同期的905.7噸下降至735.6噸,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印度黃金進口下降了45%,其國內的珠寶銷售下降了24%。
世界黃金協會稱,今年第二季度交易所交易的黃金基金(ETF)投資增長了4噸,而去年同期則是被贖回4噸。不過,相比前一季度,仍下降94%,第一季度黃金ETF黃金持有量增長72.7噸。供給方面,今年二季度黃金供給增長了1%,達802噸。
但是,從國內的情況來看,黃金價格下跌反而引來了新一輪消費熱潮。高賽爾公司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上周的大跌不但沒有減少銷售量,反而刺激了大量前期觀望的投資者,較之前230元/克的高位比較,實物黃金回調到180元/克被認為是難得的購買良機,上周高賽爾金條的銷售量是比之前幾周的平均值增加了60%。”
記者從幾家銀行了解到,最近來提取實物黃金的人也比較多,很多人覺得現在價位比較合適,并將實物黃金作為資產保值的一種途徑。
不過,也有前期看好黃金的人隨著行情的調整而改變看法,“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疲軟,黃金的避險功能肯定在失效”,對此高賽爾研究中心的方靜向記者表示,“如果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什么時候買黃金都不為過。但是如果僅僅從對抗通脹保值避險的角度來看,黃金的避險功能確實隨著油價下跌和美元走強而有所弱化。”
黃金期貨爆倉比例小于上次暴跌
與購買實物黃金的人相比,從事黃金交易的投資客面臨的風險更高。
短短半年從1032美元到800美元,反彈至960美元,再到800美元,黃金期貨已經讓許多投資者感受了什么是爆倉。“此次爆倉的人肯定有。”中財期貨的續劍鋒表示。一位投資人士再次表示,“請大家一定做單帶止損,目前做單不帶止損爆倉的人太多了。”
理財周報記者也從各家黃金投資公司了解到,無論從事黃金保證金交易、紙黃金還是AU(T+D)業務,此次爆倉的比例小于上次1032美元后的那波大跌,原因在于許多分析機構在當時看空黃金,使得投資者有了下跌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