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錯誤:各國錢幣出錯之最 |
發布日期:09-01-19 08:29:1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最神奇的錯誤--“油墨未干勿動”
2002年,英格蘭銀行發行了1000萬張新版面值為5英鎊(約合9美元)的防偽紙幣。可是沒過多久,他們就多次接到公眾的電話說,紙幣上的數字居然可以用手擦掉。 經過檢查,英格蘭銀行確認有這種可能性。于是英格蘭銀行立即延遲發行這款新版紙幣,并且馬上收回銀行和郵局尚未發行的5英鎊紙幣。此事人們不禁令人聯想到“油漆未干”的笑話,雖然不甚清楚這個神奇的錯誤是否是因為紙幣上的油墨出了問題,但是出現這種錯誤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難得聽到的“奇聞趣事”。 最具政治色彩的錯誤--單詞拼寫過失 人們每天都在用貨幣買著大大小小的物品,可是卻很少有人能明確說出這些貨幣具體的圖案,更別提從上面發現錯誤了。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自然也就有100多種貨幣。各國盡管對錢幣的制作和印刷嚴格把關,可是還是會時不時地犯些五花八門的“小”錯誤。 哈薩克斯坦中央銀行2005年年尾發行了一批面值分別為2000堅戈(Тенг,哈薩克斯坦貨幣名稱)(2000堅戈約合16美元)和5000堅戈(約39美元)。可是沒多久,他們就發現,紙幣上“銀行”一詞出現拼寫錯誤,本該使用哈薩克語卻寫成了俄語版的“銀行”。 在哈薩克斯坦,語言是一個經常被拿出來爭論的話題。在冷戰時期,因為受到蘇聯的影響,哈薩克斯坦人主要講俄語。然而1991年蘇聯解體后,哈薩克斯坦也獨立成為共和國。為擺脫蘇聯的影響,□□開始鼓勵民眾使用哈薩克語,并將其定為國語。 這也難怪一些議員將此事看得極為嚴重,認為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拼寫錯誤,而是一個政治態度問題。盡管中央銀行已經在設法回收這些錯誤紙幣,來修改錯誤,可是部分憤怒的議員卻上書總統,要求將紙幣集中銷毀。 最冒險的錯誤--寫錯總統名字 最容易犯的錯誤--印刷出錯 2000年8月,負責管理歐元的貨幣政策和印制工作的歐洲中央銀行官員痛心地發現,一批剛剛印制好的歐元紙幣存在嚴重的印刷方面的缺陷,致使安全防偽部分出現紕漏,因此不得不將其運回印鈔廠。 這批有問題的新鈔都是面值100歐元的紙幣,共有3.25億張,總值為325億歐元(約合320億美元)。好在銀行最終找到了特殊方法加以補救,才使得這3億多張鈔票沒有變成廢紙。 此外,就連一向以工作嚴謹著稱的日本也曾在貨幣印刷上栽過跟頭。2006年5月,日本國立印刷局宣布說,市面上流通的千元紙幣中有3.95萬張存在印刷錯誤,無法在部分自動售貨機和自動取款機(ATM)上使用。 盡管如此,日本央行卻并沒有回收這些紙幣,只是建議調換者前往央行各總行支行進行調換。收回去的鈔票是集中銷毀還是更改再用卻不得而知。 其實,每一種錯誤一經發現都不可避免地要浪費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