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獅 陳瑞景
朝鮮的革命與中國有著一種淵源聯系,而《賣花姑娘》就是這種淵源之一。這是1930年由在中國吉林從事革命工作的金日成,創作而成的一部歌劇。該劇的首演就是在中國,地點是在西滿遼河地區五家子村的三星學校禮堂。后來在金正日親自指導下,于1972年改編成了同名電影《賣花姑娘》。曲折的人物故事,優美的歌曲旋律,深深地打動了中國人民的內心。而憑借在《賣花姑娘》中的出色表演,該片的主演18歲的朝鮮青年演員洪英姬被授予了“人民演員”的稱號,同樣也在中國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2009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朝鮮進行友好訪問時,朝鮮特意邀請洪英姬前來為溫總理獻花,因為她在中國和朝鮮都是家喻戶曉,也代表了中朝友誼。
筆者通過查閱2010年出版的《中國影像志1949—2009電影卷》了解到,洪英姬在《賣花姑娘》中飾的花妮,曾在朝鮮圓1元紙幣的正面圖案上出現。一般情況下,被印在貨幣上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開國立國的總統和金融家、科學家或者彰顯某些重要行業的代表人物等,但由電影角色登上錢幣主圖的,十分少見。然而,朝鮮的這枚錢幣,顯然已經成為一個特別事例。資料顯示,迄今為止也只有洪英姬有這種待遇。這樣的待遇也體現了朝鮮兩位最高領導人對電影藝術的衷心喜愛和對洪英姬本人的欣賞。
筆者有幸收藏了兩枚不同版樣的《賣花姑娘》紙幣(見圖),今展示出來,以饗同好。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