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永遠的圣雄 |
發(fā)布日期:08-11-09 08:49:22 作者: 新聞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新聞點擊: |
![]() ![]() 南非發(fā)行2008年甘地銀幣,以此紀念甘地逝世60周年。該銀幣成色為92.5%,直徑為32.69毫米,重量為15克,面額為1蘭特,發(fā)行量6000枚。 甘地,全名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是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被人尊稱為圣雄甘地,泰戈爾稱他為偉大的靈魂甘地。 甘地于1869年10月2日出生與英屬印度博爾本德爾。13歲時同Kasturbai成婚,育有四子。1888年,甘地留學英國,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法律。獲得英帝國的律師資格證之后,開始在孟買從事律師職業(yè),但沒什么起色。1893年4月,甘地被派到南非。1903年6月甘地針對“黑法令” 組織了一場抗議運動,為南非印度人爭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權利。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并很快地成為正在從事獨立運動的國大黨的領袖。1916年,甘地開始通過發(fā)表演講來宣傳自己的主張,從事非暴力斗爭,試驗并發(fā)展了非暴力學說。在1948年1月30日,剛結束絕食的甘地在前往一個祈禱會的途中,死在了一位狂熱的印度教徒的槍口之下,成了教派沖突的犧牲品。 甘地一直奉行苦行僧式的個人克己生活:素食,獨身,默想,禁欲,一周有一天不說話,放棄西方式衣服而穿了印度土布做的印度傳統(tǒng)服裝,用紡車紡紗,參與勞動。 盡管甘地在1937年到1948年之間獲得過五次提名,但他始終沒有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多年以后,諾貝爾委員會對此公開表達過他們的遺憾。1948年甘地去世那年,諾貝爾和平獎并未頒發(fā),原因是沒有適合的、活著的候選人;在1989年當達賴喇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委員會主席說“此獎之一部分紀念莫罕達斯•甘地”。 甘地的一生飽經(jīng)憂患,歷盡坎坷。他三次領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以爭取民族獨立,并為爭取祖國獨立和人間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絕食,18次進監(jiān)獄,5次遇刺。甘地是以個人之力抗拒專制、拯救民權和個人自由的象征。 套用泰戈爾對甘地的評論:在人們斷絕邪惡的斗爭中,或許他不會成功,或許他會像佛陀和耶穌一樣遭到失敗,但是他的一生對子孫是一種教益,為此人們永遠牢記他。 |
上一篇:哈薩克斯坦貨幣堅戈發(fā)行15周年紀念幣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