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硬幣,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金屬質地、印有面額和特定圖案的圓形物。然而,在我國古代的貨幣歷史中,出現過鏟狀的布幣、形如削刀的刀幣、呈不規則橢圓形的蟻鼻錢等等異形幣,它們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扮演過重要角色,為促進和繁榮當時的商業做出過巨大貢獻。
放眼世界來看,硬幣的形狀也并未拘泥于圓形,許多國家曾經鑄造過一些形態各異的硬幣,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受到廣大集藏愛好者的熱烈追捧。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已有50余個國家鑄造過異形幣。下文中將根據幾何特點就國外主要異形幣作一些簡要介紹:
一、橢圓形幣
1. 利比里亞“泰坦尼克號”紀念銀幣
自從其建成以來,英國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RMS Titanic)就以其龐大的身軀以及“永不沉沒”的安全性被世人津津樂道。1912年4月10日,在英國南安普敦港碼頭,“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開始了她的首航之旅。不幸的是,4月14日晚,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發生“死亡之吻”并沉沒,逾1500人在這次海難中喪生。1985年,美國探險家巴勒德在北大西洋找到了已經沉沒了半個多世紀的泰坦尼克號殘骸。利比里亞于2005年發行泰坦尼克號橢圓形紀念銀幣一枚,該幣正面刊利比里亞國徽,背面則刻畫了泰坦尼克號側面圖案,其發行量僅5000枚。

泰坦尼克號銀幣
2. 蒙古國“蒙古雪豹”雙金屬紀念幣
該幣是蒙古國“野生保護動物”系列之一,于2005年發行,主題為蒙古雪豹,這也是世界首枚銀鈮雙金屬幣。該幣正面為一只蹲坐在地上的蒙古雪豹,其中雪豹為鈮質,其他部分則由925純銀打造。背面為蒙古國徽,并刊面額。該幣為精制幣,面額500騰格里克,發行量僅5000枚。

蒙古雪豹紀念銀幣
二、梅花形幣
梅花形幣對于我們來說也并不陌生。例如孟加拉國曾于1973年至1984年發行過面額為10塔卡的梅花形鋁制流通幣。

孟加拉國梅花形流通幣
2003年,庫克群島發行面額為1新西蘭元的梅花形流通紀念套幣。

庫克群島梅花形流通幣
在歐洲,西班牙于1990年首次發行面額為50比塞塔的梅花形流通幣,并于1990至1998年間推出全新的梅花形流通紀念幣。
坦桑尼亞共和國曾于1977年至1984年間發行過面額為10生梯的梅花形銅鎳鋅合金硬幣,幣面圖案為斑馬。以色列于1960年至1980年間曾發行過梅花形銅鎳合金硬幣,正面為小麥圖案。斯威士蘭(非洲東南部國家)曾發行過面額為2分、5分、10分和20分(100分=1里蘭吉尼)的梅花形流通幣。不丹王國于1974至1975年間發行過面額為10切特魯姆的鋁質梅花形流通幣。
此外,加拿大每年發行的生肖金銀紀念幣中的銀幣也采用梅花形。

加拿大梅花形生肖幣
三、三角形幣
百慕大于1998年發行過面額為3百慕大元的三角形銀幣,該幣正面為伊麗莎白女王肖像,背面為“Deliverance”號在大海中航行的圖案。

百慕大三角形銀幣
2003年,庫克群島發行了一組面額為2新西蘭元的三角形銀幣,正面為伊麗莎白女王肖像,背面為禮儀臺和杯子圖案。

庫克群島三角形銀幣
四、方形幣
為紀念波蘭國家銀行成立10周年,波蘭發行了方形流通幣系列。方形幣通常為正方形或長方形,是歷史悠久的歐洲銀幣的追憶和延伸,例如特蘭西瓦尼亞(舊地區名,指羅馬尼亞中西部地區。位于歐洲東南部,東喀爾巴阡山以西,多瑙河支流蒂薩河流域)于1627年發行的面額為2泰勒的銀幣即為方形。

特蘭西瓦尼亞正方形銀幣
2005年,蒙古國發行了面額為500騰格里克的正方形鍍金精制紀念銀幣和鍍銅普制紀念銀幣各一枚,兩枚幣的正背面圖案均相同,均為達芬奇雕塑作品“馬上英姿”,而每一枚幣的正背面也與雕塑作品的正反兩面完全相同。其中,精制幣中央的雕塑為金質,而普制幣中央的雕塑則為銅質。兩枚幣的規格均為35x 35毫米,分別含999純銀1盎司,發行量各為2500枚。

蒙古國正方形紀念銀幣
2009年,拉脫維亞發行正方形銀幣——“水之幣”,以紀念水資源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該幣面額1拉茲,規格為32×32毫米。


拉脫維亞“水之幣”
位于加勒比海南部的阿魯巴島曾發行過兩種規格的正方形硬幣,面額分別為50分和5弗羅林(1弗羅林=100分),材質均為鎳鋼合金。其中50分硬幣正面為阿魯巴島國徽,背面為幾何圖形;5弗羅林硬幣正面為阿魯巴國徽,背面為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肖像。荷蘭曾于1941年至1943年發行過面額為5分的鋅質方形硬幣,斯威士蘭也于1974年至1982年發行過2分方形硬幣。
與正方形幣相比,長方形幣更為罕見,同等材質和規格的長方形幣在價格上要高于正方形幣。例如湯加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曾發行過一些長方形幣,材質分為銅鎳合金和999純銀兩種。
近年來也有很多國家發行了長方形紀念幣,如馬拉維“狩獵藝術”系列紀念銀幣、紐埃島“世界繪畫大師”系列銀幣等。


馬拉維“狩獵藝術”長方形紀念銀幣
五、多邊形幣
英國的部分50便士流通幣為七邊形,包括紀念其歐盟輪值主席國的紀念幣也為七邊形。英國自1969年開始發行50便士七邊形硬幣,1985年開始發行20便士的七邊形硬幣。

英國50便士流通幣
此外,與英國相關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如馬恩島、澤西島、愛爾蘭、巴布亞新幾內亞、烏干達、巴巴多斯和直布羅陀等,也發行過七邊形硬幣。
也門于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發行過八邊形硬幣。另外,智利的5比索流通幣也是八邊形。智利的比索流通幣大部分為鋁制,但這種5比索的八邊形硬幣為鋁銅合金。正面為民族英雄爾納多奧希金斯肖像,背面為花環圖案和面額。
2003年,庫克群島發行了面額為5新西蘭元的12邊形硬幣,正面為伊麗莎白女王肖像,背面為海螺殼圖案。阿根廷也曾發行過8邊形和12邊形硬幣;坦桑尼亞自1966年至1984年間發行過面額為5生梯的12邊形銀幣,選用旗魚圖案;斯威士蘭在1975年發行過12邊形銅質硬幣,以紀念世界糧農組織成立30周年。

庫克群島12邊形硬幣
六、其他異形幣
1. 扇形幣
為紀念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的召開,波蘭于2005年3月發行扇形紀念銀幣一枚,面額10茲羅提。

波蘭愛知世博會紀念幣
2. 地圖形紀念幣
瑙魯共和國發行的這枚地圖形銀幣可謂世界上形狀最不規則的紀念幣之一。該幣是為紀念2002年歐元的誕生于同年發行的,由999純銀打造,面額為10澳元,幣的形狀采用了歐元區版圖形狀。幣面由1枚1歐元硬幣圖案、面額、材質等信息組成。

瑙魯地圖形紀念幣
為紀念2000年悉尼奧運會這一世界體育盛事,贊比亞于同年發行了面額為5000克瓦查的精制紀念銀幣一枚。就形狀而言,該幣可稱作世界上最“奇怪”的幣之一。因為該幣采用澳大利亞與贊比亞兩國版圖相結合的形狀,盡管澳大利亞領土面積約是贊比亞的十倍。從正面來看,幣的左半部分為贊比亞版圖形狀,右側則為澳大利亞版圖形狀,相連接處即為贊比亞的北部與澳大利亞的北部。其中贊比亞版圖形狀部分刊有贊比亞國徽、英文“贊比亞銀行”字樣及面額;澳大利亞版圖部分刊英文“OLYMPICS 2000”字樣、澳大利亞標志性建筑——悉尼歌劇院及伊麗莎白女王肖像。背面為眾多運動員組合圖案和“MILLENNIUM OLYMPIC 2000”(2000年奧運會)字樣。該幣的規格約為49 x42毫米,含純銀1盎司。

贊比亞地圖形奧運會紀念銀幣
采用國家版圖作為幣面形狀的國家還有澳大利亞。2010年,為慶祝中國上海世博會的舉行,澳大利亞發行澳大利亞國家館紀念銀幣一套,包含圓形銀幣4枚和異型幣1枚,其中異形銀幣形狀以澳大利亞版圖為藍本,獨具澳洲特色。


澳大利亞2010年上海世博會紀念銀幣
3. 星形紀念幣
紐埃島于2010年11月發行主題為“圣誕之星”的七角星金銀紀念幣各一枚。該金銀紀念幣由波蘭華沙造幣廠鑄造,均通過圣誕節特有的事物呈現了圣誕節歡快的節日氛圍。




紐埃島圣誕節星形紀念幣
4. 吉他形紀念幣
2004年,為紀念搖滾樂誕生50周年,索馬里共和國特發行紀念銀幣一套。為更好地契合搖滾這一主題,索馬里特選用吉他形作為該套紀念幣的形狀。該套紀念幣共6枚,分別選用6六種著名的電吉他形狀,分別為經典的紅白色芬達吉他、條紋型吉布森 Flying V吉他、黑色吉布森 Flying V吉他、眾多搖滾歌手使用過的粉色Star型吉他、藍色的吉布森X-Plorer吉他和黃色的Klein吉他。幣的一面鍍有吉他原有顏色,另一面為銀本色,并刊有索馬里國名、國名、面額及發行年號等信息。由于該幣主題獨特、設計精美,一經發行便受到集藏愛好者和搖滾迷的青睞。


索馬里吉他形紀念銀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