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譎云詭的“阿南”“阿蘇”關系 |
發布日期:09-06-24 08:22:1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1988年阿爾巴尼亞為紀念第一條鐵路建成42周年發行了兩枚紀念幣。一枚(圖1)材質含銀92.5%,幣值50列克、直徑65毫米,重量達168克(含銀5盎司),堪稱世界鐵路錢幣中的重量級(僅次于中國詹天佑紀念幣12盎司),而且還是異形幣,幣中間的隧道口是一個不規則的通孔。另一枚(圖2)材質銅鎳,幣值5列克,直徑38毫米。兩枚幣圖案一樣,正面圖案為蒸汽機車從隧道開出,刊有國名、幣值。背面圖案為內燃機車從隧道開出,刊有國徽、年號。 阿爾巴尼亞是歐洲一個小國,經濟較落后。為什么要如此隆重地紀念其第一條鐵路建成42周年(不是一個整數年),而且還發行了惟一的一套國家建設項目的紀念幣呢?追蹤其歷史背景,包含著極其復雜的政治因素。 阿爾巴尼亞共產黨總書記霍查在位40年,他的思想一直主導阿爾巴尼亞的政治路線。1941年二次大戰中,意大利占領阿爾巴尼亞,霍查在南斯拉夫共產黨領袖鐵托幫助下建立了阿爾巴尼亞共產黨。1944年在南斯拉夫共產黨協助下,蘇軍解放了阿爾巴尼亞,霍查正式成為執政者。由于在二次大戰中有共同抵抗德、意法西斯的戰斗經歷,阿南的關系一直密切。1946年南斯拉夫派了1000多名專家,幫助阿爾巴尼亞修筑了從都拉斯到愛爾巴桑第一條鐵路,并允諾向阿爾巴尼亞提供20億第納爾的信用貸款。1946年南阿兩國還簽訂了兩個條約,不斷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擴大合作。事實上,南斯拉夫還有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力圖和阿爾巴尼亞建立一種特殊的關系,以便建立一個以南斯拉夫為核心的巴爾干聯邦,但這一切引起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的不滿,此時蘇聯也加大了對阿爾巴尼亞各方面的影響與控制。 在蘇聯和南斯拉夫兩國的影響下,阿共領導層內部開始分化,形成的親蘇派和親南派展開激烈斗爭。經濟部長納庫反對把阿爾巴尼亞的石油輸往南斯拉夫,也反對南斯拉夫通過合營公司在經濟上控制阿爾巴尼亞。親南派則以內政部長佐治將軍為首,主張進一步靠攏南斯拉夫。1947年兩派斗爭日益激化,并達到高潮。南斯拉夫也插手其中,公開指責阿境內存在一股反南逆流,甚至向阿遞交了一份所謂反南份子名單。由于霍查本人的立場,再加上外部壓力,親南派在斗爭中占了上風,納庫被迫自殺,親蘇的謝胡被逐出政治局。 納庫的自殺引起蘇聯的警覺,立即派專人調查了情況。斯大林于1947年底邀南派代表團來莫斯科談判。1948年1月初以杰拉斯為首的南共代表團緊急趕往莫斯科,隨即受到斯大林接見。會談時,斯大林直截了當談到阿爾巴尼亞問題,并令人吃驚地宣稱:“我們在阿爾巴尼亞沒有什么特殊利益可言。我們同意南斯拉夫吞并阿爾巴尼亞。”有人分析這是蘇方故意設下一個圈套,以吸引南共上鉤,然后對它冠以種種罪名。差不多同時的1948年1月19日,鐵托密電霍查,稱為了防止希臘政府軍可能發動對阿爾巴尼亞的突然襲擊,準備派一個南斯拉夫師進駐阿爾巴尼亞南部,此后雙方又秘密談判。當時蘇方并不知情,待蘇方得知這一情況,自然尤為震怒。斯大林決心要清洗南共領導,但由于鐵托牢牢掌握領導權,清洗并不奏效。于是1948年斯大林將鐵托及南斯拉夫開除出共產黨、工人黨情報局。霍查一貫佩服敬仰斯大林,在蘇聯影響下,1948年阿爾巴尼亞與南斯拉夫斷交,并將佐治將軍以鐵托分子罪名處決,轉向與蘇聯結盟。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霍查與赫魯曉夫關系惡化,1961年阿爾巴尼亞與蘇聯徹底決裂,霍查轉而與中國建立親密關系。1978年霍查又與中國決裂,宣稱將唾棄世界各大國,阿爾巴尼亞將獨立地成為一個模范的社會主義共和國,霍查思想又回到鐵托的道路。1985年霍查逝世,其接班人阿利雅忠誠地貫徹霍查的政治路線。1988年阿爾巴尼亞隆重發行了這套鐵路紀念幣,其隱含的用意可窺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