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套組幣的背面圖案
(原標題:擺脫桎梏 飛向藍天)
數千年來,生活困苦的人類祖先見到自由飛翔的鳥雀時,常會產生出許多美好的遐想,想要擺脫桎梏飛向藍天,像鳥兒一樣自在翱翔,為此人們發明了各式各樣的飛行器以滿足自我的“飛行”追求。筆者收藏有數枚馬恩島為紀念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成立50周年于1994年至1995年發行的紀念銀幣,它們濃縮反映了飛機的發展歷程。該套紀念幣幣徑為38毫米、重量28.6克。其中圖1為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成立50周年的標識。
圖2正面是雅典神話伊卡洛斯展翅高飛的形象。傳說雅典的戴達羅斯擅長雕刻,但他更熱衷工程技術。戴達羅斯因嫉妒殺害了向他學藝的外甥塔羅斯,被判流放到阿提克,不久又逃亡到克里特島。在島上,戴達羅斯以他的天才,建造了一座曲折迂回的迷宮。后來,戴達羅斯用鳥羽做成一對人造鳥翼,試飛成功后,他向兒子伊卡洛斯傳授了飛行技法。他告誡兒子:“飛得太低,海水會濕透羽翼,飛得太高,太陽會燒著羽毛。你要記住,永遠只能在太陽和大海中間飛行。”戴達羅斯父子用羽翼飛升而起,飛出克里特島,越過薩摩斯。伊卡洛斯后來被太陽融化了羽翼,葬身大海。
隨著人類歷史上最暗淡的中世紀結束,歐洲迎來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文藝復興時期,人類對飛行的探索也進入了一個嶄新時代。15世紀初,意大利美術家、自然科學家和工程師達·芬奇設計了撲翼機的草圖,他的具體設想為:人俯臥在撲翼機中部,腳蹬后頂板,手扳前部裝有鳥羽的橫桿,就像劃漿一樣扇動空氣,推動飛行。然而這在本質上仍是仿鳥的人力飛行。這套紀念幣的第三枚(圖3)的正面圖案就是達芬奇和他的撲翼機。
1783年,人類利用熱氣球在空中進行了多次飛行嘗試。蒙特哥菲爾兄弟于6月5日用麻布和紙做成了第一個熱氣球,首次進行了升空試驗。這一消息傳到巴黎,引起了法國科技愛好者的極大興趣。
9月19日,法王路易十六親率大批文武官員來到凡爾賽廣場觀看熱氣球表演,10萬多巴黎市民聞訊涌入廣場觀看演出。蒙特哥菲爾這次使用的氣球直徑約12米,氣球下方吊的籠子內放有羊、雞和鴨。上午10點整,熱氣球連同掛在籠子里的“乘客”升空,并在空中懸停了數分鐘,廣場上一片歡騰,人類首次搭載“乘客”的飛行獲得巨大成功。第四枚紀念幣就是(圖4)蒙特哥菲爾兄弟制作的第一個熱氣球的形狀。(紅巖)
圖1-2
圖3-4
來源:中國商網—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