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波蘭開始發行“波蘭貨幣史”系列幣中幣。2014年,這一系列共發行3枚10茲羅提銀幣,這些硬幣重14.14克,含銀92.5%,直徑32毫米,發行量各2萬。
系列第3枚為“德納-波列斯瓦夫三世”,于2014年3月3日發行。
硬幣正面由兵器、古幣背面和10茲羅提正面圖形等元素構成;硬幣背面由中世紀塔樓和古幣正面等元素構成。
波蘭古幣-德納
古幣正面為波列斯瓦夫三世手持權杖的坐像,背面是象征權力與威嚴的十字架。波列斯瓦夫三世(Bolesław III Krzywousty,1086-1138)是皮亞斯特王朝的小波蘭公爵(1102-1107)和波蘭最高公爵(1107-1138),他曾打敗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兼并了大波蘭(1107)。
系列第4枚為“苞狀幣-梅什科三世”,于2014年9月10日發行。
硬幣正面主圖取材于今藏于卡利什(Kalisz)大教堂拱頂的一個中世紀圣餐碟,圖中人物從左至右分別是梅什科三世、圣尼古拉和圣徒西門,這表明了皮亞斯特王朝統治者的天主教信仰——借助天主教的力量,波蘭接受了當時歐洲主流的先進文化和成熟的封建制度,并因此減少了來自神圣羅馬帝國的威脅。梅什科三世(Mieszka III Starego,約1126/1127-1202)是皮亞斯特王朝波蘭分裂時期的首任“大波蘭公爵”,他也曾短暫地當了幾年波蘭大公。
主圖創作素材——中世紀圣餐碟
硬幣背面展示了梅什科三世時期的苞狀幣,苞狀幣(波蘭文:Brakteat,英文:Bracteate)是一種單面有紋飾的薄片硬幣,由于坯子太薄,沖模在沖印表面圖案時,背面也會留下與之相反的圖案。
單面的苞狀幣
系列的第5枚為“苞狀幣-萊謝克(一世)‘白公爵’”,于2014年12月4日發行。
硬幣正面由萊謝克一世的印章(正面)和10茲羅提硬幣正面圖形構成,背面由萊謝克一世時期的苞狀幣和Sulejów修道院側立面圖案構成。萊謝克一世“白公爵”(Leszek Biały,約1186-1227)是皮亞斯特王朝的桑多梅日公爵和克拉科夫公爵。1194年至1227年間為波蘭的統治者。
萊謝克一世的印章(正面)
萊謝克一世時期的苞狀幣
這枚苞狀幣中出現了翼龍的形象,這是一種權力的象征。苞狀幣存在的時期也是波蘭造幣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不難看到,這種硬幣的做工極其低劣,難以同其他硬幣匹敵,收藏價值也并不算高,但作為時代的見證,卻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編譯:馬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