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張家界 魏詠柏
在筆者收藏的古錢幣中,有一枚1805年鑄西班牙銀元(見圖)顯得格外醒目。該銀元直徑約3.7厘米,厚約0.2厘米,重約26克。錢幣正面鐫有半身西班牙國王像,周圍有西班牙文字及阿拉伯數字“1805”;背面上邊有一皇冠,冠下有狀似盾形圖案,內分六小格,中間格為橢圓形,有三個花狀圖形,左下角及右上角之格內各有小獅子作起立狀,左上角和右下角之格內為城堡狀;盾形圖案兩旁有兩根柱狀圖案,上有帶文字飄帶,周圍有西班牙文字。
西班牙銀元又叫“雙柱”銀元,“雙柱”又分“雙球”和“人頭像”兩種。1732年開鑄前者,1772年開鑄后者。神話中歐非兩洲原本相連,后被大力士海格立斯拉開。直布羅陀兩岸的山峰被稱為海格立斯柱,這就是雙柱的來歷。柱上有卷軸纏繞,成S形,S加兩豎杠表示“元”也就由此而來。卷軸上有拉丁文PLVS VLTRA,意為“海外還有天地”。兩柱間有兩個球,意為要征服全球。西班牙在16世紀曾經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為英國海軍摧毀,從此一蹶不振。1808—1814年,拿破侖入侵西班牙,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紛紛獨立。
“雙柱”并非西班牙本土鑄造,1519至1521年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其后發現大銀礦,1732年就地大量鑄造“雙柱”。西班牙殖民地智利、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危地馬拉、委內瑞拉等,也鑄“雙柱”。
西班牙銀元于16世紀中葉流入中國。17世紀末(1684年)東印度公司在廣東建立商鋪,由中國輸出茶葉、絲綢、陶瓷、大黃及其他中國產品,多以西班牙銀元支付,因而西班牙銀元在中國大量流通。據英國東印度公司記錄,1681年至1833年,流入中國的白銀達6800萬兩以上,合銀元l億枚,絕大部分是雙柱銀元。但是,由于清王朝向外賠款等原因,存世量并不太多,收藏價值不低,品相好者,價格普遍在千元以上。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