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間3款遭否樣幣方案:流傳至今已成名珍 |
發布日期:14-03-26 09:47:0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首席收藏網 作者: |
光緒年造丁未大清銀幣五角樣幣,NGC鑒定MS63,J.C.Lee舊藏。
光緒年造丁未大清銀幣五角樣幣,NGC鑒定MS63,J.C.Lee舊藏。
光緒年造丁未大清銀幣五角樣幣,NGC鑒定MS63,J.C.Lee舊藏。原味五彩,原光十足,鑄模深峻,打制周正,鏡面底板,字口高挺,龍鱗飽滿,龍額高鼓,齒邊銳利,樣幣風采,品相完美,狀態頂級。作為各大錢幣專場拍賣會貴賓,丁未樣幣系列壹圓尚可見蹤影,五角則極為稀見。 丁未系列樣幣試鑄僅為400枚 丁未大清銀幣系列是光緒33年(1907年),由天津造幣總廠試鑄,比較規范的名稱是“光緒年造丁未大清銀幣”,錢幣收藏界俗稱“大清丁未”,五角樣幣面值則俗稱“丁未五角”。丁未大清銀幣作為試鑄樣幣,資料記載鑄額僅為400枚,加之回爐及損毀,好品無多,是清朝銀幣中的珍稀品種。 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十一輯《光緒三十三年七月初九日載澤等奏進呈新鑄通用銀幣并議定成色章程折》所記載,丁未大清銀幣當時試鑄樣幣四種面值,分別為壹圓、五角、貳角、壹角,這四種幣值的樣幣,各自鑄造數量均為400枚。 節選如下:“本年三月二十八日,奏請先行試鑄通用銀幣,當經奉旨允準在案,數月以來,妥議章程,一面籌撥鑄本,安設機器,業于五月二十四日由臣部造幣總廠開機試鑄。臣載澤于本月初七日赴津,親蒞總廠考察一切,鼓鑄尚稱合法,于初八日回京,滋將新鑄各種樣幣裝盛十二匣,恭呈御覽。” 載澤所奏“臣部”即指“度支部”,由此前戶部改稱,載澤時任度支部尚書。試鑄通用銀幣四種十二匣包括:一圓銀幣四百枚,每匣一百枚,計裝四匣;五角銀幣四百枚,每匣一百枚,計裝四匣;二角銀幣四百枚,每匣二百枚,計裝二匣;一角銀幣四百枚,每匣二百枚,計裝二匣。 光緒年間三款試鑄樣幣均被否 按照錢幣收藏分支及承繼關系,機制幣是錢幣收藏核心組成部分,機制銀幣則又是機制幣的主要組成部分。機制銀幣主要分為清朝和民國兩大板塊,其中清朝銀幣又分為中央發行和地方發行,大清中央發行,主要包括由設在天津的戶部造幣總廠發行的“光緒”及“宣統”兩個年號的“國幣”。 光緒年間的“國幣”是光緒年造(1908年)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錢幣收藏屆俗稱“造幣總廠”或者“造總”;宣統年間的“國幣”則是宣統三年 (1911年)大清銀幣壹圓,俗稱“宣三”。事實上,除了造總及宣三外,光緒及宣統年間,中央造幣廠還試鑄了多種沒有最終被采納的試鑄樣幣。 以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