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錢幣上錢文都是誰寫的

        15-10-27 09:19:30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錢幣上更是有各個朝代名家的書法,這些錢文都是誰寫的?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歷朝歷代,在錢幣上留字的書法家們。

          秦丞相李斯

          一掃書法上的繁復冗贅之氣,筆法古樸端莊,工整秀麗,挺拔自然。

        小篆“半兩”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書同文字”的建議,命令這個禁用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為統一書體。統一后的中國急需一種統一的官方文 字。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制作這種標準字樣,這便是小篆。而關于小篆的由來,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李斯等人在奉秦始皇之命制作標準字樣時,“皆取史 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而小篆的名稱也是為了尊崇大篆而卑稱其“小”的。緊接著,為了推廣統一的文字,李斯親作《倉頡篇》七章,每四字為句,作 為學習課本,供人臨摹。

          不久,李斯又采用秦代一個叫程邈的小官吏創造的一種書體,打破了篆書曲屈回環的形體結構,形成新的書體——隸書。從此,隸書便作為官方正式書體,始于秦, 盛于漢,直到魏晉楷書流行才漸被取而代之。但作為書法藝術,篆書、隸書因其獨具一格,深受后人喜愛。中國書法四大書體真、草、隸、篆,隸、篆占其半壁江 山,這全是李斯的功勞。

          西漢曹喜

          “懸針篆”書體,堪稱古錢“三絕”之一:結體舒展雅致,上密下疏,字型狹長,住筆尖銳,有如鋼針倒懸一樣。

        懸針篆“大泉五十”錢

          在西漢著名的“王莽改制”中,王莽在第四次貨幣改革(天鳳元年暨公元14年)時,廢大、小錢,另作貨布、貨泉兩種。王莽的十布、貨布和貨泉的文字都有懸針篆。除布泉外,懸針篆比較突出的是貨布和大布黃千兩種。這兩種錢的懸針篆很具典型性。

          懸針篆是小篆的一種,也叫垂針篆,是篆書的異體,懸針是指“豎畫收筆出鋒”,鋒就像鋼針倒懸一樣。南朝宋王愔的《文字志》說:“懸針,小篆體也,字必垂畫 細末,細末纖直如懸針。”宋朱長文《墨池篇》說:“懸針之書,亦出曹喜。”宋僧夢英《十八體書》說:“懸針、垂露曹喜所作。懸針篆,抽其勢,有若針之懸鋒 芒。”看來,前人對懸針篆早有議論,而且上述二人肯定懸針篆是曹喜所創。

          唐代歐陽詢

          “開元通寶”錢,行文端正古樸,法度嚴整,勁健含蓄,飄逸險絕。

        “開元通寶”錢

          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宋太宗趙光義

          楷書筆力含勁,渾厚端莊。

        “淳化元寶”錢

          “淳化元寶”是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所鑄的第二版貨幣。此錢一套三枚,錢文是太宗皇帝用楷、行、草三體親筆書寫,楷書渾厚端莊,行書雋永流連,草書奔放流暢。“淳化元寶”創下中國錢幣史上兩個第一:即第一個“御書錢”和第一個“對文錢”。

          “御書錢”即皇帝親自書寫的錢文;“對文錢”是指同一年號錢,大小、重量、形制、和幣文內容完全相同,但幣文的書法則不同。另外,此后歷朝歷代直到至民國,“以年號元寶為文”的年號錢也成為一種慣例。

          宋仁宗趙禎

          九疊篆“皇宋通寶”錢,九疊篆原是一種流行于宋代的“國朝官印”字體,主要用于印章鐫刻,其筆畫折疊堆曲,均勻對稱。每一個字的折疊多少,則視筆畫的繁簡確定,有五疊、六疊、七疊、八疊、九疊、十疊之分。之所以稱為“九疊”,則是因“九是數之終,言其多也”,將九疊篆用于錢文,“皇宋通寶”錢為第一例也是最后一例。

        九疊篆“皇宋通寶”錢
        九疊篆“皇宋通寶”錢

          皇宋通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北宋仁宗趙禎,寶元二年至皇祐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鑄,非年號錢。錢文有篆書,楷書對錢,光背。有小平、折二兩種,有鐵錢。篆書中另有九疊篆者,極其罕有,為古泉大珍。

          皇宋通寶之九疊篆

          在版別眾多的皇宋通寶錢幣中,有一種俗稱“皇宋九疊篆”的錢幣尤為珍貴。九疊篆又稱上方大篆,秦漢無此制,唐宋以來多用于官印上面。九疊篆是以小篆為基礎,筆畫反復折疊,盤旋屈曲,點畫皆有縱橫兩個方向,填滿空白部分,求得均勻。“曲屈平滿”是九疊篆書法最大的特點。折疊多寡,每一個字的折疊多少,則視筆畫繁簡而定,有五疊、六疊、七疊、八疊、九疊、十疊之分。稱之為九疊,“乃以九為數之終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疊之多。九疊篆盛行于唐、宋、元、明,一直延續至今。將這種“九疊篆”用于錢文,在數千種古錢幣中,“皇宋通寶”僅為孤例,故被歷代收藏家視為稀世珍品。關于皇宋通寶九疊篆的鑄造背景,現今錢幣學家一般認為該錢幣為“置樣錢”,或“開爐錢”,應不是正用品流通錢幣。

          北宋蘇軾

          相傳北宋大文豪蘇軾曾經題寫過“元豐通寶”和“元佑通寶”錢文。蒼勁豪放,態濃意淡,體勢秀偉。

        “元豐通寶”錢
        “元佑通寶”錢

          宋代是中國經濟、文化、科技的鼎盛時期,書畫名士與文學大家濟濟一堂,就連宋太宗與宋徽宗都是著名的皇帝書法家,因此,宋代的很多錢幣的文字都是皇帝與當 時的一些書畫名士與文學大家書寫的,蘇東坡能夠為宋代錢幣題字也便不足為奇了。上海錢幣學家葉世昌先生認為蘇東坡寫“元豐通寶”一說是極不現實的,他書寫 的只能是“元祐通寶”而不是“元豐通寶”。 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蘇東坡因反對新法,并在自己的詩文表露了對新政的不滿。李定等人拿其詩文大做文章,蘇東坡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史稱“烏 臺詩案”。 坐牢103天出獄以后,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這個職位相當低微,蘇東坡是不可能有機會書寫“元豐通寶”的。直到元豐八年三月,朝廷啟用司馬光為相 后,蘇東坡才被召回朝廷重新啟用,歷任翰林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從元豐八年冬到元祐八年秋的將近九年時間里,才是蘇東坡生平最春風得意的歷 史時期,也只有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蘇東坡才有資格與機會為朝廷書寫“元祐通寶”錢文。

          金朝黨懷英

          金楷書“泰和通寶”,黨懷英 俊秀端莊,挺峭清新。

        “泰和通寶”錢

          黨懷英能屬文,工篆籀,當時稱為第一,學者宗之。大定二十九年,與鳳翔府治中郝俁充《遼史》刊修官。凡民間遼時碑銘墓志及諸家文集,或記憶遼舊事,悉上送 官。懷英詩文兼擅,尤長詩。性樂山水,詩文碑記不尚虛飾,因事遣詞,通達流暢,平易自然,格調沖淡。著有《竹溪集》三十卷,惜久佚。懷英工書法,世稱“獨步金代”,尤愛玉箸篆書。泰和四年,書“泰和重寶”,鑄于錢幣之上,是為“金泰和”。

          宋徽宗趙佶

          瘦金體“大觀通寶”錢。運筆挺勁犀利,輕落重收,筋搖骨轉,俊逸挺拔,揮灑自如,不拘一格,剛健有力,有“鐵畫銀鉤”之稱。

        瘦金體“大觀通寶”錢

          隸書“宣和元寶”錢,筆劃神采雍容,舒展開朗。

        隸書“宣和元寶”錢

          北宋貨幣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宋代與歷朝有所不同,每換一種年號就開爐鑄新幣,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錢。終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錢 為主,其間也有大錢流通、錢幣的輪廓,尺寸都有一定標準。因此宋錢版別極多,歷代罕有,錢文除真、草、隸、篆,行外,還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劃銀勾”瘦金 體。

          在文化、藝術等領域里,宋徽宗曾做出過重要貢獻。在貨幣文化的創新上,他也身體力行,不遺余力。人們常說,書法在運用上有三難:篆刻難,書匾難,制錢文 難。此三難中方印、書匾還比較容易,而在圓錢上鑄字則要難得多了。但是宋徽宗趙佶卻“因難見巧”,在錢幣的方寸之間把他自創的“瘦金書”發揮得淋漓盡致, 從而把書法藝術推上了峰巔。趙佶的書法初學黃庭堅、薛稷和褚遂良,后自成一體,被稱為“瘦金體”,鐵劃銀鉤勁瘦淡雅,風韻別致,堪稱一絕。

          元末朱元璋

          元楷書“大中通寶”錢。元末朱元璋為吳王時所鑄,錢文端莊。

        楷書“大中通寶”錢

          明初期貨幣大中通寶的來歷具有相當文化價值。確切而言,大中通寶是在元末反元斗爭中產生的,是反抗元統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社會動亂,紙幣支持的經濟體 系嚴重破壞,元境內各地先后恢復了銅錢的流通。六支反元軍事集團先后發行了自己的銅幣,如韓林兒的“龍鳳通寶”錢,張士誠的“天佑通寶”錢,明玉珍的“天 統通寶”錢,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寶”錢。

          六支錢幣中,唯有“大中通寶”取得成功。戰爭期間,朱元璋是韓林兒的部下,他采用謀略,一方面協助韓林兒發行“龍鳳通寶”,另一方面籠絡民心,在戰爭期間 答應老百姓繼續使用元代交鈔,規定交鈔一兩值作“龍鳳通寶”四十文使用,十兩交鈔作一貫使用,作為補充。朱元璋還在應天府設置寶源局,開始鑄造“大中通 寶”,與其它貨幣一起參與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規模發行。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改元洪武,鑄行“洪武通寶”,“大中”錢遂即停造。 “大元通寶”幣有穿部,內外部均勻,正面書有“大中通寶”四字,布局疏朗,“通”字為單通。幣背上穿鑄有一“十”字。除寶源、寶泉兩局外,朱元璋還陸續發 行帶有地名的貨幣,如鄂、京、浙、廣等簡稱,鑄于銅幣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種等級的大中銅幣系列。 “大中通寶”背十錢價格很平,而部分紀地錢為了昭示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只象征性發行,傳世極少。

          附:錢幣拓印制作方法

          《東洋見聞錄》記載:

          工具:紙(蟬翼扎花或其它很薄的生宣紙也可)。

          墨(各種墨汁都可太濃了可加水,固體墨也行)。

          拓包(根據要做的拓包大小取海綿一塊,團成圓狀用家用保鮮膜包起,再包一層面布,最后包一層極細的真絲布,用皮筋纏住可調節拓包松緊)。

          水(明礬一豆粒大小防止墨水暈染,膠水幾滴增加墨汁附著性,水250克,鹽30克防止紙長期保存后纖維收縮紙張變形,攪拌均勻水面上放一張生宣紙起到過濾的作用,用紙面滲出的水)。

          棕刷(打壓拓紙用)。

          壓板(用紙夾和塑料板絞成不同直徑的)。

          墊板(防止錢幣移動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用軟膠皮墊和書都行)。

          鎮尺(壓紙)

          毛筆(沾水)

          制作:

          1。墊板上放一小塊生宣紙沾濕了錢幣放上不移動。

          2。上紙用毛筆蘸調好的水適量圖在錢幣上,選一大小合適的紙紙面要均勻無雜質,蓋在錢幣上。壓上壓板。

          3。用生宣紙蓋在拓紙上吸去多余的水,再用生宣紙蓋在拓紙上用棕刷打壓要輕從錢幣中間向外打,最后用保鮮膜蓋在錢幣上再打(作用是保鮮膜更薄更能把字口打清楚)。這時壓上鎮尺固定,為什么不開始就壓鎮尺因為開始就壓一下就把拓紙壓直了,用棕刷一打很容易破。

          4。上墨墨汁放到硯臺中不要太濃,用拓包蘸要勻,用拓包在一生宣紙上錘打將多余墨汁吸出,這是要看拓紙的干到微微發白(一張拓片的關鍵一步),用拓包輕輕從錢中向外錘打要清墨色要淡勻(第一遍最關鍵)。然后可多遍上墨,直到滿意為止,但最后一定要把錢幣的內買輪再打一遍這樣輪廓清晰有立體感。

          來源:人民網-藝術收藏頻道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aixian)。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性xxxxx| 9i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一级片一级毛片|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综合图区亚欧综合图区| 国产九九视频在线观看|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第二页|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尤物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你懂得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精品小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天天色| 久久4k岛国高清一区二区| 日本红怡院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 含羞草传媒旧版每天免费3次|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jizz日本黄色|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亚洲成年人网址|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内射白嫩少妇超碰|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黄色三级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好好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