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古代錢幣 |
發布日期:08-12-03 08:47:34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我國古代貨幣形制十分復雜,僅用作貨幣的市材就不下幾十種,如銅、鉛、鐵、金、銀、玉、貝、牲畜、皮革、谷帛、紙張等。但沿襲幾千年的基本形態是方孔圓形銅錢,其標準式樣是西漢元狩五銖、上林三官錢及唐初開元通寶,輕重適中,重約4克,肉好皆有周郭。此外也有圓形圓孔、圓形無孔、鏟形、刀形、長方形(錢牌)、不規則橢圓形等形式。 同一錢形,又有大小、輕重、成分、質料、版別、錢面文字、錢背符號、有或無郭、重輪、重好、四出、決文、傳形等區別,有合背、合面、剪邊、磨邊、綖環、對讀、旋讀、復文等不同情況,按錢幣性質分,又有重錢、記值錢、年號錢、國號錢、記號錢、紀年錢、鎮庫錢、紀數錢、厭勝錢、廟字錢、撒帳錢、羅漢錢、母錢、祖錢、開爐錢、樣錢等,這些情況又時有兩種以上并存現象,名目繁多,不勝枚舉。至于錢幣鑒定和文物考古方面所定的專門分類,哪就更多了。 銅錢最普通的形制是小平錢,即一文小錢,又稱平錢,它是使用銅錢時代的最小貨幣單位,其直徑約2.3—2.5厘米,重約3—4克,又有折二、折三、折五、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甚至當百、當千大錢。 一些形制較為特殊的錢幣,或為特殊用途,或出于私鑄惡錢,或出于錯范誤鑄,這就造成了一些正用市中較為珍稀的品種和非正用通貨的紀念性錢幣和宗教用錢幣等,例如: 厭勝錢也叫壓勝錢,是一種具有避兇取吉含義的錢幣,錢上有吉語、符咒、人物、動物、林木花草各種圖案花紋,相當于一種護身符。 佩錢廣義地說也是一種厭勝錢,作佩帶之用,一般有各種花紋、吉語、人名、官名等。 洗兒錢賀人生育子女的贈錢。 撒帳錢婚禮上分發的賞錢稱為撒帳錢。 這些用于節比婚娶、生育、親友間互相饋贈以及宮中慶功賞賜的特殊的紀念性錢幣統稱吉慶賞錢,區別子一般正式流通的正用錢。 供養錢寺觀內用作供品的錢幣,一般藏于佛像腹中或懸于佛龕之旁。 雕母鑄錢前先用銅、錫、鉛、牙木等材料雕成的第一枚錢幣樣品,又稱祖錢、雕祖。 母錢翻鑄時作模之錢,一般是由雕母翻鑄而成的。 鑄范銅以鐵錢范型翻鑄的銅錢。 鐵母鑄銑錢的銅質母錢。 樣錢試鑄及初鑄的樣板錢。 對錢對品錢。錢文、輪郭、大小、厚薄、銅質等相同,惟采用不同的書體,但字形筆勢仍互相吻合,又稱和合錢,始于南唐,盛于兩宋。 剪輪錢周邊被剪去或磨去的錢幣。 傳形錢錢文反寫,文字地位也隨之顛倒的錯范鑄,原在右者反在左,原在左者反在右。 合背錢澆鑄時誤用兩件面范造成正反兩面都有相同錢文,等等。 古錢錢范及鑄錢工藝。 錢范是鑄市工藝所使用的范模的統稱。模是用來翻制范的工具,錢范直接用來澆鑄錢幣、型腔內有澆道連通以利灌注金屬液體,錢文是陰文反書。錢范質量的優劣決定鑄幣質量的好壞。 |
上一篇:銀元迷老李買銀元差點打了眼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