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平支招,鑒別真假古錢幣“先觀后聽”。“觀銅水、觀包漿。由于清軍入關時,銅緊缺,軍隊便在民間廣泛收集精鑄舊銅器等作造幣之用,因而鑄造出來的古錢幣含有金、銀等成分,成色特別漂亮,甚至有‘珠光寶器’的質感,柔和而細膩。 而以殘缺舊幣翻鑄的假錢幣則含有雜質,成色不純,此外,假幣經過1~2個月的土掩造舊,色澤生硬、淡啞。”
陳建平說:“‘聽聲’即以錢幣落地之聲來分真偽。真古錢幣經歷年月洗禮,火氣盡退,落地之聲沉穩。假古錢幣則火氣重,發出銅的‘尖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