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錢的文化背景考

        收藏快報 18-01-20 08:55:42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筆者淘得一枚花錢,錢文“陰陽神靈”(圖1)。關于這枚花錢的來歷,筆者曾與幾位資深泉友探討并查閱諸多資料后了解到,這枚花錢應該是明代的產物,同時代的還有“陰陽課圣”(圖2)、“照膽神課”(圖3)、“神靈課圣”等,通稱課錢。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1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3

          關于課錢的文字資料可以說極少,很多錢幣書把它劃歸道教的咒語錢一類。在方稱宇著《中國花錢與傳統文化》一書中,對“陰陽神靈”錢有過敘述,今摘錄其中三小節,并對其中文字試做解析,如下。

          李佐賢云:“陰陽神靈,課錢。次背星月。考黃瑜《雙槐歲抄》,仝寅學易,占斷奇中。英廟北狩,陰遣使問寅,筮得乾之,初九,奏曰大吉。英廟復辟,將官寅。固辭。乃命工鑄陰陽神靈四字為筮錢十八枚,以賜寅。考有背‘課命’二字者、左右日月者、上星下月者,所見不一,未必皆英宗所鑄。然為明時筮卜錢無疑。”

          清人張崇懿撰有《錢志新編》一書,卷二十云英宗鑄陰陽神靈錢十萬以賜仝寅。故李氏所云十八枚恐為十萬枚之誤。

          關于卜錢,唐代詩歌中時有提及。杜甫的清明詩云:“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課,為占卜的一種,舊時用制錢為卜具的占課法。

          圣,謂道德極高,僅次于神。《孟子盡天下》:“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神靈:指各類神,民俗信仰主要是神鬼,這種信仰源始于遠古。天地信仰是最古老、最根本的信仰。實際上是一些自然神的綜合,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風雨雷電,這都是人類最初的神。民間確實供奉著一位天地爺。他沒有專門的廟祠,在過年時,買一張木板天地神畫,上有天公地母和一班人馬,中間有一個牌位,寫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人們把它貼在屋檐下,有時只有黃表紙寫一個天地神們,以示盡心。再在兩邊貼上對聯:“天高懸日月,地厚載山河”,橫批是天地神位。下邊置供桌、放香斗、擺供品,焚香點燭而祀。在男女婚禮時,新郎新娘要拜天地。

          民間還有一系列俗神為人們所信仰,如福祿壽三星、喜神、財神、門神、龍、送子娘娘神、谷神等。灶君俗稱為灶王爺,最深入群眾的神,它具有三種職能:一、民以食為天,灶王爺掌管飲食;二、司職命運;三、監察善惡。

          生前有功于人,死后為神,這是中國造神的準則。在人神信仰中,關羽為人造神之佼佼者,其他如二郎神、東岳大帝、孔圣人、姜太公,都是中國普遍崇拜的人神。在民間巫覡的神龕里,魏征、唐僧、孫悟空、薛仁貴、樊梨花、趙匡胤、楊宗保、穆桂英、包拯、濟公等,也都是座上神靈,充分表現著中國造神的隨意性。社會上百工技藝都有自己的祖師爺,是行業神。行行有神。既有一行多神,也有多行一神。

          道教咒語,道士在巫覡觀念的支配下,賦予有聲語言以神秘的力量,這些具有神秘力量的語言,就是道教咒語。道教咒語是道教驅鬼祛邪、求神治病的一種口訣。道家咒語與佛家咒語同樣是一種崇高的祈告。道教咒語具有以下特色:其一,道教咒語具有民間文學的民族風格;其二,道教咒語都體現道教“理論”;其三,道教咒語回避立竿見影的效果,要求信咒者進行修煉;其四,道教咒語中多“急急如律令”的字樣,使它成為令條律例,急速執行;其五,道教咒語中,“敕令”與“律令”是不可少的;其六,在道教咒語中很重視“雷”字的震懾作用。

          李佐賢,字仲敏,號竹朋,清代著名學者、古錢幣鑒賞家。他撰著的《古泉匯》,集錄、考證了東周至明代的各種錢幣5003枚,是清代較完善的錢譜。他不僅詩文有一定的造詣,且對音韻、琴、棋、書、畫、金石、古幣也有著廣泛的愛好和研究。李佐賢是李登仙的后裔。李登仙,字見田,清初任鴻臚寺序班。自幼好讀《周易》、算學,傳說有“神機妙算”的特異功能,時人稱之“李神仙”。民間還流傳著他很多神奇的故事。“李神仙洞”尚存,為利津名跡。蒲松齡在《聊齋志異》“戲術”一篇中,對其有描述。

          黃瑜,字廷美,香山人。約明孝宗成化中前后在世,景泰七年(1456)舉人。他參加會試的時候名列乙榜,因為不愿去做不官,于是去做太學生,但接連幾年參加會試仍沒考中進士,只好由小官做起,后來曾升遷為惠州府長樂縣知縣。他做縣官政績頗佳,百姓也頗擁戴他。曾經官場沉浮的黃瑜將功名之事看得淡,整天埋頭于著書之中,他有意地記載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并對一些歷史典籍加以整理。黃瑜在家親手種了兩棵槐樹,等槐樹長得枝繁葉茂之時就在樹后蓋了個簡樸的小亭子,取名“雙槐亭”,他歸家后的很多時光就是在亭下度過的。人稱黃瑜常在亭下吟詩作賦,興起之時論聲歌嘯,旁若無人。由于他十分喜愛自己種的這兩株槐樹,自稱“雙槐老人”,以“雙槐”為自己的著述命名。《雙槐歲鈔》是黃瑜七十歲時,書稿才完成,花費了近四十年的時間,其間幾易其稿,態度十分認真。黃瑜的文章文筆生動,情節曲折,對話精彩,己初具小說的雛形。

          仝寅,字景明,安邑人。

          英宗,明英宗朱祁鎮,1436—1449年在位,年號正統。

          《錢志新編》張崇懿著,年代為清道咸間。錄先秦至明季古錢及外國品、厭勝品多種,然其間不乏偽作贗品。1923年掃葉山房影印本8冊。

          有一本叫《照膽經》的,極富神秘色彩,皆因市面較少見到有這本書,可能是這書太過深奧難明了,是一部相學經典。

        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上海 王家年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