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錠真?zhèn)舞b別有講究 |
發(fā)布日期:08-07-21 13:30:08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來源:市場報 吳偉忠 在近年來各大拍賣會上,金銀藏品中的一個“黑馬”品種——古代金銀錠受到了投資者的熱烈追捧,成交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如在日前舉辦的嘉德春季拍賣上,一件十分罕見的“明代嘉靖戶部造五十兩重金錠”以28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并一舉刷新中國金銀錠拍賣價格的世界紀錄。由于近年來金銀錠升值幅度較大,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不少贗品。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金銀錠贗品有以下幾種。 一是偽造清代珍貴金錠,具體方法是在白銀或銅胎上鍍金或包金葉。鑒別時可掂試重量,黃金的密度大,比重為19.3,明顯重于白銀或銅等金屬,對于相同體積的金屬物,金錠的份量要重得多,掂在手里有沉重感,太輕的金錠必是偽品;還可采取試硬度的方法,黃金的硬度很低,成色越高的黃金質(zhì)地就越柔軟,若用普通金屬物在金錠上輕輕劃試,一般留下凹痕的是真金,留下劃痕的是偽品;最穩(wěn)妥的鑒別方法是滴硝酸。黃金的化學(xué)性質(zhì)較穩(wěn)定,在空氣中不易氧化。黃金在酸性液體中(如硝酸、稀鹽酸等),其顏色不變,而假金只要是一觸及硝酸,便會失去光澤。如是鍍金金錠,鍍金層很容易脫落,不僅脫落部分易生銹,即使鍍金表面也易被銅覆蓋。 二是偽造明清時期銀錠。具體方法是在假銀錠中摻鉛錫,這種贗品表面呈青黑色,比較容易辨認;還有在是澆鑄時將銅塊凝在銀錠內(nèi)部,外表鎏銀,這種假銀錠雖體大而份量輕,手掂也可以辨別;較難識別的是用新白銀鑄老銀錠,這種贗品的重量和體積雖和老銀錠相似,但細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這種新銀錠的包漿、蜂窩和鑄文款識等都沒有老銀錠的風(fēng)韻。主要鑒定方法有:從銀錠的顏色和蜂窩進行辨認,新銀錠的顏色泛白而生硬,老銀錠表面有自然的銀銹和包漿,呈現(xiàn)灰白色或灰褐色,蜂窩排列自然,孔中有金黃色的多色彩光。老銀錠的銘文內(nèi)容歷代不盡相同,因此收藏者要了解不同歷史時期銀錠銘文的特點,以便發(fā)現(xiàn)破綻。 |
上一篇:銅元發(fā)行沉浮錄 |
下一篇:破解吳越錢幣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