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號錢始于南北朝 |
發布日期:08-02-21 10:0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 作者:劉 征
最早的年號錢可上溯到1600多年前。據崔鴻《十六國春秋.蜀錄.李壽》載,李壽于成都南郊稱帝并首鑄“漢興”年號錢。此錢徑約1.67厘米至1.7厘米,重0.7克至1.1克,錢文隸書,或在穿上下,或在穿右左,兩字皆順讀,近于其他蜀地鑄錢形制,另有錢背刻有陰文者。1976年湖北長陽東晉窖藏古錢中曾發現一枚背穿下有“王”字的漢興錢。漢興錢主要見于四川,其他地區不多見。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幾個最重要的民族混戰時期。氐族李壽入主巴蜀于成都稱王,為便于轄區貨幣流通管理,廢除舊錢制,又統一貨幣與紀年同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穩固新政……漢興錢見證了當時民族斗爭與融合的歷史。 漢興錢的好處,引來了此后各政權爭相效仿。407年東晉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在陜西立國稱“夏”,419年占長安后建元“真興”,仿成漢鑄國號年號錢“大夏真興”。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孝建元年鑄孝建背四銖錢,從此年號錢又與錢幣銖的衡制有緣。465年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永光元年鑄永光重二銖錢,行六月即改元景和并鑄景和重二銖錢,僅三個月,開創了一個帝王同一年改元兩次鑄兩種兩字年號錢的先例。495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鑄太和五銖,面文四字年號錢誕生。至唐代,年號寶文錢層出不窮,通寶始于開元,泉寶始于乾封,重寶自乾元始,元寶從大歷年鑄,年號加寶文背紀地錢始于會昌年,玄寶自咸通十一年始鑄。到了宋代,年號錢更加興盛,除少數年號外,其余40多個年號皆鑄年號錢,并增鑄背文紀重、紀值、紀年等類的年號加背文錢。發展到西夏,毅宗福圣承道年(1053年)鑄西夏文福圣寶錢,年號錢系始添少數民族文字年號錢。 就連日本和越南等周邊鄰國也紛紛仿效,從而將中華年號錢的文化推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
上一篇:什么樣的古錢幣最值錢? 六大方面決定其價值 |
下一篇:破解吳越錢幣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