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色鑒古錢 |
發(fā)布日期:07-03-08 10:1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古錢的成分一般采取化學分析的方法來獲得,但這種破壞性試驗對古錢鑒定來講并無實際意義,所以古錢的銅色在鑒定上顯得更為重要。 先秦圓錢的銅色深紅,接近紫銅。刀布幣的銅色多呈淡紅。先秦錢幣的另一特別是幣身較薄,偽造者常摻入過的鉛以增加銅溶液的流動性,這種偽品銅色暗紅,質(zhì)軟易變形。半兩及五銖的鑄期較長,銅色也深淺不一。凡傳世久的太和五銖,銅質(zhì)裸露,其色深紅,且質(zhì)地極為細膩,表面幾乎找不到砂眼氣孔。五代的天德重寶銅色微帶青白。天策符寶傳世品表面常有一層黑色的氧化層,內(nèi)部銅質(zhì)多呈水紅。永安一百、永安一千銅色微黃,南唐錢幣的銅色也多數(shù)偏黃。北宋早期鐵母如宋元、太平等銅色淡黃或微黃,后期鐵母如紹圣、圣宋等銅色較深,而宣和、靖康、建炎小平鐵母多屬白銅。建炎重寶顏色深紅,南宋鐵母的銅色多數(shù)偏黃。遼錢銅色深紅或紫紅。西夏錢銅色水紅。元錢銅色深紅及淺紅者多,而寺觀供養(yǎng)錢也有偏黃者。嘉靖之前鑄錢用青銅,嘉靖之后是多用黃銅,這與掌握了鋅的提煉技術有關。明清雕母(祖錢)銅色以金黃為主。 咸豐寶福局錢為紫銅質(zhì)。咸豐重寶當百大錢朝品存世僅5枚左右,銅色有暗黃及深紅兩種。一說寶福局大錢用銅炮材鑄成,銅色深淺不一,但主要是淡紅色的銅。小平鐵母及部分當十當二十樣錢以白銅鑄成。咸豐寶河、寶陜當五百、當千大錢為紫銅質(zhì),當十至百大錢為黃銅質(zhì),而黃銅的寶陜當千大錢則屬偽品,寶泉、寶源及寶鞏的當五百、五千大錢有黃銅、紫銅兩種。咸豐滿漢文“浙”字錢銅色微帶金黃,且銅質(zhì)細密,書體凝重,偽品錢文為普通楷書,銅色淡黃,銅質(zhì)也粗。 。ā吨袊虉笫詹嘏馁u導報》陳仲祥 ) |
上一篇:偽錢的偽銹鑒定 |
下一篇:破解吳越錢幣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