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鼻錢具有很高價值 |
發布日期:12-03-09 16:24:4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黔中早報 作者: |
近日,安順收藏愛好者喬廣濱先生把從舊貨市場買回家的一塊銅疙瘩對照收藏資料時,發現這塊銅疙瘩可能是枚戰國時期的古錢幣,距今已有2000多年。 昨天上午,52歲的喬先生在安順文廟廣場古玩城向記者展示他從舊貨市場無意中“淘”到的寶貝。這是一塊像貝殼一般的黑褐色銅鑄物,銅鑄物正面上陰刻一“全”字,最底端略尖處鑄有一孔,其背面較平,呈現大塊的綠色銅銹。銅鑄物周身布滿一些殘存的金色物體。 回憶起“淘”寶經歷,喬先生稱頗感意外。 4月3日上午,他像往常一樣來到汪家山舊貨市場。在一地攤上,他發現這塊鑄刻著“全”字的銅疙瘩。 讓他感興趣的是,這塊銅疙瘩上有著一些金色物體。憑借近三十年的收藏經驗,他斷定這是一件鎏金物品。在攤主回答不知銅疙瘩是什么東西情況下,他花40元從攤主手中把銅疙瘩買下。 回到家中,仔細查閱收藏資料后,他心里樂開了花,銅疙瘩可能是戰國時期楚國的鑄幣。幣面上的“全”字是代表財富的“金”字的通假字。這種錢仿貝幣而來,因鑄文銘刻于錢面,看上去似一螞蟻歇于鼻尖,故俗稱蟻鼻錢。 他手中的蟻鼻錢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鑄幣明顯比許多錢幣資料上介紹的蟻鼻錢尺寸大,重量重,而且還鎏金。 “這會不會是2000多年前楚國貴族使用或把玩的特殊蟻鼻錢呢!” 喬先生稱鎏金技術始于戰國時期,這枚蟻鼻錢應該有著與其它蟻鼻錢不一樣的科研、歷史價值。喬先生希望更多收藏同好來跟他探討蟻鼻錢的知識,提供更多關于這枚蟻鼻錢收藏價值的信息。 蟻鼻錢是戰國時期地處江淮流域的楚國流通貨幣,仿制貝幣轉化而來。由于楚國的經濟、文化比中原各國落后,銅鑄幣就沿用了仿貝幣的形態。蟻鼻錢的形制,為橢圓形,正面突起,背面磨平,形狀像貝但體積較小。蟻鼻幣因形似鬼臉又稱鬼臉錢。一般大者長1.8厘米,重4克左右;小者長不足1厘米,重1至2克。蟻鼻錢年代久遠,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