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袁像銀幣市價 先辨明版別 |
解惑 “袁大頭”版別的大小與錯配 銀幣鑄造的年份、鑄造廠家、防偽暗記等的不同,都會形成版別。人們在收藏袁像壹圓銀幣時,都會遇到由版別而生的疑惑,例如有“大、小版”之分、版別錯配、暗記設(shè)計等。不同版別的“袁大頭”收藏價值也大不同,注意區(qū)分版別成為銀幣收藏的必修課。 1“大版”價值普遍高于“小版” 本來袁像銀幣在鑄造中沒有大、小之分,只有版別的異同。但藏友們在鑒賞中發(fā)現(xiàn),有的版別明顯而突出,有的細微而隱含,故習慣把明顯而突出的稱為“大版”,把細微而隱含的稱為“小版”。研究表明,袁像銀幣中年號的變更,圖案或字數(shù)的增減,字體筆畫的明顯變動,正、背面圖案和邊齒的明顯變化都應歸結(jié)到“大版”范疇;而正、背面團中的細微變化,字體筆畫的細微變動,如暗記的設(shè)置、嘉禾芒細的小部位變動,都應視為“小版”范疇。從目前藏市上看,“大版”比“小版”的經(jīng)濟價值更高一些,但也不是金科玉律,存世量差別也是市價的決定性因素。 2別把獨特版別看成“錯配” 袁像“壹圓”的版別錯配問題,如三年面錯配八年空心葉背、三年面錯配開口貝、十年面錯配八年頂五珠背、十年面錯配九年肩章。研究認為機制幣的鑄造都是非常嚴格的,錯配的幾率很低,上述舉例真的是錯配嗎?例如,把三年面配八年空心葉背說成是錯配,那就有點牽強。因為民國3年(1914年)銀幣鑄造的時候,民國8年(1919年)銀幣還沒有設(shè)計制模,哪來的八年背模呢?因此,這些在版別鑒賞中常見的例子并非錯配,而是一種版別。 3暗記設(shè)計體現(xiàn)版別價值 有趣的暗記設(shè)計,也是“袁大頭”市價的增長點。如三年普通版正面胸前邊道少一細短道,八年普通版正面胸前邊道有一細短道,九年普通版本面9點處邊道分為有、無一細短道兩種,十年普通版正面胸前邊道分有、無一細短道兩種等。版別銀幣還有更多的暗記標識,如,甘肅普通版正面頭像胸前邊道有一細短道,加字版正面下端設(shè)有暗長城標記等。這些暗記主要起著防偽作用,也體現(xiàn)了設(shè)計師個人風格和特點,更是袁像“壹圓”版別的價值所在。 鑒別 “望聞驗稱”辨銀幣 ●看外形:注意觀察銀元的顏色、花紋、圖案、大小、厚薄等是否正常。一般來說假銀元的直徑比真銀元稍小些,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一下,即可辨出真?zhèn)巍? ●聽聲音:利用銀元相互撞擊發(fā)出的聲音來辨別。用一個指尖向上輕輕頂住銀元的中央,用另一枚銀元撞擊這枚銀元的邊緣部位,發(fā)出的聲音輕脆,柔和,是真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