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泉園丁
觀賞古錢幣,鑒賞和辨偽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識文斷字”。前年,我曾經發過“西王賞功考”把我當時的兩枚西王賞功錢幣和華夏古泉拍賣的金、銀、銅西王賞功比較了一次。還把上海博物館的金質西王賞功圖片,一篇網上的上海博物館西王賞功的拓圖,聯系到一起比較了一番。我得出的結論是:第一、華夏古泉拍賣的金銀銅三種西王賞功,三種錢幣、同模鑄造,不合道理,第二、華夏拍的金質西王賞功,比較上海館藏的西王賞功文字細廋。后來,我還把我的小型西王賞功也考了一次。還把網上博友們的西王賞功圖片編輯到一起進行了一次欣賞,現在對西王賞功的認識又加深了一點。
這兩年,我又收藏了七枚,共有九枚45毫米以上的西王賞功。剛才我查了百度圖片,西王賞功圖片很多,很多文字拙劣的也在其中。華夏古泉當年拍賣的二十多枚金銀銅西王賞功有的圖片還在。當然,我今天不說我的錢幣真假。只把“王”字做個比較,聯系一下從細節入手,和大家討論交流。大家看哪個文字標準、順眼。看完拓圖,我在發錢幣圖。
第一種。
















這一枚是茶色,棕紅色包漿,橡皮鞋一樣亮,這種漿色的錢幣很多,也很漂亮。我不知道造假的能否造出這樣的錢幣。






字,其他文字也都規范。另外結合我多年的體驗。這種綠藍銹色的包漿錢幣,很有特點。第一是使用過的錢幣,字口、邊緣都沒有棱角。第二,我認為這種錢幣是形成了包漿以后轉入地下,比較耐腐蝕,銹蝕不沾,藍色秀下邊是黑色包漿;第三,我手上有這種類型的錢幣不下上百枚,基本都是時用過的錢幣,外表滑潤,文字都很精美。我感到,這種錢幣是東北坑錢幣中的一種多層銹色,而且是仿造不出來的。




現在,對于珍稀錢幣和貴重的錢幣。用常識鑒別已經不好使了,一個專家都說了不算。因為我們現在總聽說,造假的無所不能。所以,真真假假就很難斷了。這就需要擔保,例如,長久保真,假了包退才好使。我的西王賞功中有幾枚錢幣,華夏古泉要拍了,保證打不了官司;因為,你不敢說它真,但是你說不出來它假,這種情況有吧。華夏古泉的金、銀、銅西王賞功圖片,從圖庫撤下來了,假錢,在哪里都是假的。我這里有幾枚黃亮的家伙是假的,就和那些咸豐假大錢一樣。朋友們,你說,他們造假這么逼真,怎么不造包漿啊?朋友們,不要說造假萬能,造銹可以,造包漿的是時間,是悠久的歷史。辨銹識漿,銹在上邊,包漿在里面。那是要有功夫的。造銹容易造漿難,造假的造了錢幣,腐蝕黑了,再弄亮了也需要一段時間。
我準備了30多枚真假對比的錢幣。我正在研究,適當的時候發布出來,大家研究討論真假錢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