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本次展出一枚戰國時期趙國鑄造《甘丹》直刀幣,下面先讓美泉亮相,再依泉說史論泉。(此泉尺寸暫不公開)
下圖是刀正面,中部大篆“甘丹”二字

下圖是正面刀身特寫



趙國錢幣雖然不是中國最早的貨幣,但其所處的歷史時期及多形態、多種類的特點,在我國鑄幣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說起趙國錢幣那就得先說說趙國的國都———邯鄲。
西周時,邯鄲是衛國的繁華城邑。春秋時,邯鄲為晉國的重要城邑。“邯鄲”一名有多種寫法,“甘丹”寫法居多,且多見于貨幣之中。上面所展錢幣正面二字即是。
春秋后期,晉國內部新舊貴族角逐。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家分晉,并奠定了戰國時代七雄并立的格局。邯鄲一帶便納入了趙氏的勢力范圍。
甘丹刀幣 ,戰國時(前475—221年)趙國都城邯鄲所鑄;“甘丹”即為“邯鄲”省
文。趙于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遷都邯鄲,戰國趙成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53年)魏國攻占邯鄲,(邯鄲刀的鑄造工廠可能在此后中被破壞,此后趙國開始鑄造白人刀幣,刀幣面文有白人兩字,白人即柏人趙國的城邑!),趙國求救于齊國。齊將田忌、孫 臏率軍救趙
,趁魏國都城兵力空虛,引兵直攻魏國。魏軍回救,齊軍乘其疲憊,于
中途大敗魏軍,遂解趙圍,史稱‘圍魏救趙’!
據了解,趙國的錢幣,因區域、時間的不同,經濟需求的不同而先后鑄有尖足布、刀幣、類圓足布、圓足布、三孔布、方足布。邯鄲及趙國當年屬地范圍內出土了戰國錢幣, 趙國鑄幣以布幣為主。在趙國東部,今河北境內,因與燕國的經濟往來也鑄造了少量刀幣。有甘丹、白(柏)人,有極少的“王刀”。上圖所展即是一枚非常珍罕的美品甘丹直刀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