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國清
上海籌建造幣廠之時,機器設備是美國的瓦特柏利法瑞鑄造及機械公司(Waterbury Farrel Foundry and Machine Company)制造,其進口代理是茂生洋行(American Tracding Co。)。國外廠商在重大事件時制作紀念章是常見現象,這枚章上的日期是1922年 ,即簽訂合同后履約之際,為老上海中央造幣廠留下一寶貴的歷史見證,是最早一枚與上海造幣廠有關的章。直徑39厘米,目前只見銅質。
民國9年(1920年)2月,上海金融界呈文北洋政府財政部,提議在上海籌建造幣廠,鑄造新幣,統一幣制。
3月20日,幣制局第205號指令,正式啟用上海造幣廠籌備處印章。于上海香港路3號成立籌備處,24日開始辦公。
3月,財政部幣制局第5號通令:奉大總統批準,籌建上海造幣廠,派鐘文耀為廠長,張德熏為會辦。
是年廠方向上海中華銀團商借250萬元,由銀團代募國庫券作開辦基金。勘定廠址,位于滬西小沙渡蘇州河對岸,占地65285平方米。聘請美國人赫維特為總技師,負責工程事宜。設計生產能力為日產銀圓 40 萬枚。通和洋行設計廠房。
民國10年(1921年) 9月5日,建廠工程開標,姚新記營造廠承建廠房,全廠建筑費為白銀 443 752 兩, 10月24日簽訂合同。機器設備由茂生洋行華昌公司負責訂購。
民國11年(1922年)是年鐘文耀辭職,薩福懋繼任廠長,繼續辦理籌建事宜。廠房工程陸續竣工,訂購機器亦相繼運到,但由于土建工程超預算甚多,加之借款實收不足,到滬機器設備無款交付,不能提取,籌建工作陷于停頓。
民國13年(1924年)薩福懋辭職,羅鴻年繼任廠長,與中華銀團續商借款,未成。財政部以借款既未成立,債務無從清償,廠內開支甚巨為由,下令裁撤籌備處行政機構,廠房、機器設備交上海銀行公會暫行保管,文件交財政部保存。總技師赫維特亦以合同期滿解約回國。羅鴻年辭職,朱有濟繼任廠長,繼續與中華銀團商洽借款,因條件未談妥又告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