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泉聲
所謂錢范,是鑄幣工藝中所使用的范模的統稱。按性質不同,可分為原范(祖范)、母范和子范三種。原范是指直接雕刻而成的錢范,范紋皆為陰文,既可以直接鑄錢,又可以用來翻鑄母范。母范是用原范翻鑄出來或直接雕刻而成的陽紋錢范。子范是由母范翻制而成的泥質陰紋范片。它一般為雙面范,幾片,十幾片,甚至幾十片配套疊壓在一起澆注錢幣。(錄自席會坤《漢代錢范分類研究》)祖錢范往往在一塊范體上刻制出銅水流動的總通道,然后分出若干小支,在每一個小支的末端刻出錢幣(錢模)腔,銅水流到末端的腔里,冷卻之后就是錢幣的坯子。把澆注出的錢坯加工打磨,磨掉周身的飛邊毛刺,磨掉使用時容易傷人傷物的尖角(齊燕的刀幣早期就有模仿大刀、尖刃的尖角),就得到可以流通使用的錢幣成品了。錢范用作制錢,為統治階級嚴密控制,一般很少流落民間。特別是陰紋雙面祖錢范,在國家錢幣博物館也很難見到幾件。近年各拍賣公司偶有出現,其身價都很高。錢范的背面多平素,無紋飾。后來,人們覺得此物可愛,就在她的背面添加了圖案或文字,除原有的鑄錢功能外,增加了欣賞功能和宣告功能。這些,我們將在今后的文章中再作介紹。
這里,我們僅介紹“陰紋雙面祖錢范”中,背面有紋飾的和沒有紋飾的兩種錢范。關于錢范的其他內容,我們將在系列文章中逐一說明。
一、春秋戰國時期“實首布”陰紋雙面祖錢范。
二、春秋戰國時期“平肩弧足”陰紋雙面祖錢范。
三、戰國時期“平肩尖足”陰紋雙面祖錢范。
四、遼代“天顕通寶背日月”陰紋雙面祖錢范。
五、王莽新朝“壯泉四十”陰紋雙面祖錢范(背龍紋)。
六、北魏孝文帝“太和五銖”陰紋雙面祖錢范(背龍紋)。
七、宋徽宗趙佶“圣宋元寶”陰紋雙面祖錢范(背獅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