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周衛榮:銅錢如何成了古代中國的主流貨幣

        澎湃新聞網 17-05-12 15:20:18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原標題: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周衛榮:銅錢如何成了古代中國的主流貨幣)

          中國錢幣博物館是直屬于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曾舉辦過“中國歷代貨幣陳列”、“中國古代鑄錢工藝展”和“中國人民銀行行史展”等。現任館長周衛榮長期從事冶鑄史和古代貨幣方面的研究,近期澎湃新聞邀請博物館館長周衛榮先生做客澎湃 問吧,請他談談古錢幣,借此機會,私家歷史記者也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周先生。
          澎湃新聞:中國古代長期以銅錢為主流貨幣,其原因是什么?
          周衛榮: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資源因素。中國銅礦資源豐富,西南地區、長江中下游、中條山及遼西、商洛等地區都產銅,而金銀相對比較匱乏。
          其次是文化因素。中國古代貨幣產生于青銅時代后期。中國的青銅時代大約起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經過夏商兩代的應用和發展,至殷末周初達到鼎盛,人們不僅熟練掌握了青銅合金的配比與應用,而且掌握了多種復雜的鑄造技術,能鑄造各種極其復雜的禮器和實用器,著名的安陽殷墟司母戊大鼎和湖南寧鄉出土的精美絕倫的四羊尊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至此,可以這么說,青銅作為一種理想的合金材料,幾乎可以用來做任何人們想要的東西:禮器、盛器、兵器、樂器、農具、工具以及裝飾用品等等。而且,青銅器在中國享有崇高的地位,具有祭天地、敬鬼神、釋王權的功能,是當時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承載著社會意識形態、禮儀文化和規矩制度等文化意義。再者,青銅時代后期,中國社會事實上形成了青銅文化,人們對青銅充滿崇拜,青銅的價值深入人心,成為人們普遍認可的財富。因此,青銅被普遍用于貢獻、賞賜、賦稅、罰沒、俸祿、支付,等等。只要是青銅,不論什么形態都可以充當交換中介。
          另外,就經濟因素而言,中國是農耕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一直是社會的主體,市場交易非常有限,青銅貨幣正好與之相適應。
          最早的鑄幣空首布
          澎湃新聞:從合金配比的角度看,隨著古代錢幣的鑄造技術越來越成熟,合金配比的情況如何,錢幣的“含金量”會不會越來越高?
          周衛榮:我想,你這里說的“含金量”是指其中貴金屬的配比。其實,中國古代錢幣鑄造技術從先秦以降,越來越成熟,在北宋時達到頂峰。從銅錢的合金配比這個角度來說,其主要標志是,鉛含量到達了理想的極限值。即在不影響銅錢質量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使用廉價的原料鉛,并且整體的銅、鉛、錫三元合金配比,處在鉛錫青銅的低熔點區間,大致為:銅64~66%,鉛22~24%,錫8~9%。這樣有效降低了燃料的用量,從而進一步降低了鑄錢的成本。
        這里要補充說明的是,銅錢合金中的兩個成分元素鉛與錫,各有各的功能和作用。鉛的作用主要是降低熔點、提高熔液流動性和改善銅錢切削加工性能(鑄后加工),當然也降低原料成本,因為鉛要比銅和錫便宜許多。錫的主要作用是改善銅錢的成型效果、增強銅錢的硬度(耐磨)和抗腐蝕性能。
          因此,我們說古代銅錢的合金配比主要由經濟成本因素和銅合金鑄造的技術因素決定。
          左為西漢五銖錢、右為瘦金體大觀通寶
          澎湃新聞:近代西式制幣技術傳入中國有何背景?這對中國錢幣的制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周衛榮:十九世紀末,隨著西式機制幣技術的傳入,傳統制錢(銅錢)逐步退出歷史舞臺,銀元逐漸替代銀兩。
          西式機制幣的傳入,直接原因主要是中西方的貿易。自隆慶開關(1667年)以后,中外貿易迅猛發展。當時世界貿易的硬通貨(世界貨幣)就是白銀,但中國長期使用的是銀兩,與西方貿易使用的銀元不相匹配(一枚墨西哥銀元不到一兩,合清標準平碼七錢二分),為了中外交易及人民經濟生活之便利,引入機制幣是必然的結果。當然,機制幣具有制作精美、成色與重量穩定、鑄造效率高的優點也是顯然的。此外,19世紀末引入機制幣與當時西學東漸的大背景應當說也有一定的聯系,畢竟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但整體的機制銀元代替傳統銀兩一直到民國22年(1933)的“廢兩改元”才完成。
          機制銀幣銀元跟中國古代宮廷鑄造的銀錢(如銀開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宮廷鑄造的金銀錢純粹系玩賞或紀念性質的,不用于流通,而19世紀后期以來的機制銀元,則完全是應流通之需而制造的。
          澎湃新聞:中國古代金石學的傳統也比較悠久,古人研究錢幣主要是集中在哪些方面?傳統方法主要從哪些方面鑒別古錢的真偽,如今從科學角度,又有哪些手段?
          周衛榮:錢幣研究在古代屬金石學范疇。我國古代大約從公元5世紀起就有人從事錢幣研究,南北朝時就有錢幣著作問世,如劉潛《錢志》、顧煊《錢譜》,但這兩本書現在皆已佚失。唐以后基本上每個朝代都有錢幣學著作付梓。古人研究錢幣主要集中在年代考證、文字解讀、珍惜度和價值評估,及與其相關的鑒賞。
          傳統鑒別古錢真偽的方法主要有:看錢幣銹蝕包漿;聽錢幣音質;對比錢幣的重量尺寸;看錢幣的整體韻味等四個方面。現在,從科學角度來鑒定錢幣真偽,除了上面所說的傳統方法外,還可以采用合金成分檢測,銹的組成分析,鑄造工藝及其工藝特征分析,以及X光片分析(主要是看錢幣有沒有挖補改造等現象)等。
          澎湃新聞
        :最后想請您談談古錢幣的價值問題,這是很多人都感興趣的,古錢幣中最值錢的品種可以簡要的介紹一二么?
          周衛榮:古錢幣確實有其價值,而且是好的收藏品種。因為,一方面古錢幣存世量比較大,便于收藏;另一方面,可以這么說,在所有古董藏品中,唯有古錢幣是可以將中國古代各個朝代連貫起來的,而且古錢幣蘊涵著諸多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方面信息,通過收藏古錢幣,人們不僅可以學習歷史知識,還可以研究政治經濟史、冶金鑄造史,以及書法美術史,等等。此外,古錢幣還是目前文物市場基本上全放開的古玩品種。
          客觀地講,要明確說什么錢最值錢是很難的,因為同一枚錢,坑口、包漿、品相不同,價值會有很大的差別。簡單來說,就大眾廣泛認知的品種而言,古錢幣中戰國時候的三孔布,六字齊刀幣等最值錢;近代機制幣中的樣幣,如大清銀幣的樣幣,袁像簽字版樣幣等最值錢。這些錢價值大,主要是存世量少,知名度高,受到廣大收藏好者的喜愛。
          左:三孔布。右:“齊返邦長大刀”(俗稱“六字刀”)。

        (原標題: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周衛榮:銅錢如何成了古代中國的主流貨幣)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处女的诱惑在线观看|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2麻豆|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jizz18免费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免费午夜扒丝袜www在线看|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国产91免费在线观看|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手机看片你懂的|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美女大胸又爽又黄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人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美女破处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aaaaaav|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奇米影视777me|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一级片| 国产3级在线观看|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欧美人与动欧交视频| 催眠体验馆最新章节| 高潮内射免费看片|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观看| 一二三四日本高清社区5| 成年人的免费视频| 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日韩三级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