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談銀元的版別 雁山泉聲
失蠟法所鑄錢幣,如果是古代的方孔圓錢,以其精美的程
度,或稍加修飾,或簡直不需要再加工,就己經很考究了。但
作為近代機制幣, 失蠟法所鑄錢幣僅僅是“模坯”而已,是文
章的草稿,是制模的一個大致圖樣,故稱“制模樣幣”。它的
大小,它的圖案,它的文字,以及它的神韻,等等等等,都有
被修改,被刪除,甚至被全部推翻的可能。在接受各級審查以
后,有的略加增刪即可制模投入生產;有的須大動干戈才能浴
火重生;有的時運不濟胎死腹中永不聚用。所以,呈現在我們
面前的那是一付較為粗糙的、與成品錢幣這也不同那也不同的
另類嘴臉。但是,它沒有幾個兄弟姐妹,常常束之高閣,或者
被消蹤滅跡,世人極難見得一面,因而極其珍貴。——這就是
“制模樣幣”。下面,我們舉例說明。
一、民國十八年孫中山正像地球雙旗壹圓,失蠟法鑄造所遺留的
三大特征非常集中,也非常明顯:外部邊緣上隆起的臺基、
金屬澆鑄道痕跡、外緣上的平行線。
進一步加工留下的打磨痕跡。
情況的好轉,以及抗日戰爭的爆發,政府乃順勢停用銀元,并
最后決定白銀一律收歸國有。在此背景下,民國二十五年孫中
山側像古布拾圓銀元樣幣的制作,剛剛起步就被立即喊停,完
全在情理之中。
此“制模樣幣”正面內緣右邊回文紋飾的地章已清理完成,
線條清晰;而左邊的回文紋飾的地章卻未曾清理,僅留存一點
淡淡的紋飾輪廓。不難想象,當年制作此幣時而突然被“叫停”
的尷尬情景。這,卻為我們留下了非常珍貴的鮮明的歷史印記!
是精銅,一是白銀;直徑不同:一是60毫米,一是39毫米;
重量不同:一是95.5克,一是26.7克。再是文字不同、紋飾
不同,下圖已用彩色線條標出。
從最初的制模銅質大樣幣起程,到達標準的銀質試鑄樣
幣,是一個從構思到成形的全過程。這中間要走好長的一段
路。在這段路上,每一次修改停頓,就是前行途中的一個印
記,遺存下來的就是一個銀元的版別。于是,同一種銀幣的
不同版別,就此自然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