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賞功錢的探討

        新浪收藏 18-02-07 15:16:38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吳江范甦新

          歷史上張獻忠據川時,自稱“大西王”,在成都建 大西國,改元大順,鑄有“西王賞功”大錢,分金、銀、銅三品,以獎勵有軍功者。西王賞功(下面簡稱西王)存世罕見,早年所知金、銀皆為孤品,后又有新的發現,珍罕程度已不如從前,2011年嘉德春拍出品金質、銀質西王賞功各一,金質成交價格230萬元,銀質以55.2萬元成交。市場價值成倍翻漲,之后市場出現很多均為臆造品,真品難得一見,古玩收藏協會副秘書長、知名錢幣藏家劉榕2013年6月公開表示,愿以500萬收藏銀質,800萬收藏金質都未如愿。 我只是一個古錢幣收藏愛好者,雖有年頭,但我一直潛心探索苦苦專研微有進展,本人的心理素質還可以,抱著玩的心理,只要開心就好,交點學費很正常,大海里撈針,學點東西。

          三十年前,那段時間認為銅西王更少,從拍賣消息,身價要超過金銀西王幣。在市場上一提西王就是天價。這是違背常理的現象。張獻忠用來獎勵用的,自然有檔次,銅的就應是最多的。主要是二個原因,

          一、在名間收藏的群體中,不是沒有銅西王,是因為民間的發聲力度小,圈子里沒有認識人,隨便一個理由就能否定。

          二、國內城鎮開發規模小,沒有動到地下部分。

          三十年的大開發,一下冒出許許多多的銅西王,大量的出土,銅價一落千丈,回過頭來看金和銀的就少見了,就出現如上面的副秘書長貼榜收購。

          有了三十年這契機,給我帶來收藏西王的欲望,慢慢收了這八種大大小小的西王,就拿這八個不同品種來說,銀的還能認知一點,金的是要做檢測,銅的也要檢測。要認定就不這么簡單了。插一個小故事,前年五月十八日博物館日,在本地的博物館進行免費檢測,我拿了幾枚泉幣去,請資深專家看(這專家是省錢幣學會會員),記得一枚紹圣重寶折二錢,那專家先看不認識,嘴里說沒有這樣的錢,再甩地聽音,最后跟我說,你拿到上海博物館找孫仲會,如他認可我也認可。這里的含義就不說了。我深知其中的厲害關系,唯一能做而且成本最低的就是沉默。

          我收藏中看到有不同品種只收一枚,沒有經濟實力, 每買一枚錢,聽一段故事,回家就上電腦,百度,泉友博 客,搜索,云里霧里,沒有真錢的比對,始終不盡人意,拿我圖中的第一枚西王與網上拍賣的金幣比較,那網上的就差得離譜,錢上面還有銼刀紋都不處理,就稱金西王,幾百萬。上海博物館的金西王有機會我想見識一下。而我判斷我的西王有可能是西王雕母,無論做工、文字方面,立體感強,無與倫比。今天曬曬,拋磚引玉,讓泉友鑒評鑒評。至于是不是真假,不重要,我還是自娛自樂走我自己喜歡的沒有負擔的收藏路。

        1:未作材質鑒定,不敢妄定,徑50.5MM。 制作工整。1:未作材質鑒定,不敢妄定,徑50.5MM。 制作工整。
        2:銀質,徑50.5MM。 制作工整。2:銀質,徑50.5MM。 制作工整。
        3:銅質,看似手雕錢,徑52MM,制作就沒有那么工整了。3:銅質,看似手雕錢,徑52MM,制作就沒有那么工整了。
        4:銅質,制作還算工整,前后圖看邊較窄。徑49.5MM。4:銅質,制作還算工整,前后圖看邊較窄。徑49.5MM。
        5:銅質,制作還算工整,銹色斑斕,經49MM。5:銅質,制作還算工整,銹色斑斕,經49MM。
        6:銀質,制作工整,徑28MM。6:銀質,制作工整,徑28MM。
        7:銀質,徑31.5,有待考證。7:銀質,徑31.5,有待考證。
        8:銅質,徑36.5,有待考證。8:銅質,徑36.5,有待考證。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