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祁之重圜
陽晉 戰國魏邑。一作晉陽。在今山西永濟市虞鄉西。
《史記-魏世家》:哀王(當作襄王)十六年(前303),“秦拔我蒲反、陽晉、封陵”。司馬貞索隱引《竹書紀年》作“晉陽”。
《資治通鑒》:周赧王十二年(前303)亦作“晉陽”。 胡三省注:“按《史記》世家作‘陽晉’。其地當在蒲阪之東,風陵之西,大河之陽,且本晉地也,故謂之陽晉。蘇秦所謂‘衛陽晉之道’,蓋以魏境有陽晉,故在衛境者,稱‘衛陽晉’,以別之”。

今發珍藏一枚戰國 “陽晉” 大型尖足布朱批呈樣錢,請泉友老師鑒評。
尺寸:高:85mm; 肩寬:40mm; 足寬47.9mm ,厚度:3mm;重:31.4克。
所以判斷此泉為呈樣,一是厚度及重量均是行用錢兩倍,二是材料是金質合金。三是鑄造精整,筆畫、邊郭凌厲峻拔;四是錢幣正面有朱批紅色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