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泉園丁
中國古代錢幣的鑄造工藝。是一個流水的過程,有一個完整的工藝程序。當今用傳統工藝造假已經很難了。有人說有人把大量的銅錢融化了之后去造假錢幣。你看到過嗎?古錢被融化以后,金屬成分,銅色不會發生變化嗎?
造假要過的第一關是要有當年的銅材,錢幣要有適當比例的銅、鉛、錫合金成分;造假的第二個關口,是鑄相,就是錢幣是不是鑄造的,要有鑄造的特征;造假的第三關是做銹蝕;錢幣要有腐蝕和流通的痕跡;造假第四關造包漿,包漿是歲月積淀,不是抹上黑色;造假的第五關是文字,文字必須雷同,而非相似。開始我以為三官大帝的文字是掃描制版的,后來我看到文字是臨摹的,但是在我的很土的方法面前露出了馬腳,臨摹的相近,還有明顯的不同。
不要神化了造假的。那五關,造假的一道都過不去。我們的陳老師就拿文字說事,那是不行的。這個錢幣看一個字就行。帝字,你看筆畫的勾連,真錢流暢而自然,筆鋒是筆到盡處才消失。這個假錢的臆造能力----加了個寬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