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雁山泉聲
從目前所見,遼代所鑄的錢幣不足宋代的十分之一。契丹(遼)錢總量稀少,契丹(遼)的錢范更稀少。今日所展,契丹仿鑄新朝“大泉五十”背“大富萬人”錢范。其特點有:一、形體不同。本范成斗形,上寬下窄,四周呈瓦楞狀,既美觀又實用。上口規格82mm×82mm,下口規格72mm×72mm,高17.8mm。 二、書意不同。錢范背面鑄字, 歷代罕見, 且文字增減筆劃,隨意馳騁,粗獷豪邁,盡顯草原風格。 三、功能不同。 錢范本意在于鑄錢, 而此錢范除鑄錢外, 著意于政治宣教, 時刻不忘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其時代特色十分鮮明。從所見錢范來看,未見有與此錢范同類者。
契丹,是一個受漢民族文化影響很深的國家。自公元907年耶律阿寶機稱帝建立契丹國以來,勵精圖治,采取一系列利民措施。其中,仿鑄中原錢幣,就是一項很好的舉措。從漢代到南北朝再到唐宋,契丹人無不仿鑄。而仿鑄漢代新莽錢幣“大泉五十”就是一例。在錢范的背面鑄上自己的政治口號:大富萬人,不能不說是偉大的創舉!大富萬人,在一千多年前的草原民族,能提出如此閃爍著“共產主義”思想光輝的口號,怎能不教人肅然起敬!如此偉大的民族,任何人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他前進的步伐!大契丹,從一個剛剛走出氏族社會的草原民民族,很快就步入封建專制社會。此契丹人仿鑄的“大泉五十”背大富萬人錢范,就是大契丹在前進路上留下的一個深深的腳印!
圖一、形體不同。此范為斗形,上寬下窄,別出心裁。
下面的是王莽所鑄“大泉五十”,平板型。


圖二 書意不同。文字粗獷豪放,馳騁汪洋,盡顯草原風格。




圖三、功能不同。錢范傾注民族心血,著意于政治宣教,與草原人民生活用品上的宣傳完全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