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泉園丁
![圖 1、窄邊系。折十雕樣錢。它是刻制的,不是鑄造修整的](/Files/Remoteupfile/2017-12/29/MQ62-fypyuve3232334.jpg)
我有泰和通寶七十多枚。盒子外還有。折十母錢、樣錢、大錢是八個,還有小平到折五母錢是八枚。我看,不亮亮相說明不了問題---東北古泉大發現,我這是一滴水。資深藏家誰沒有幾個?我想過他們的價值嗎、想過,要按照珍稀錢幣行情,我這些錢幣可以買北京的一套小戶型了。實際呢,它只不過是古錢而已。在當今,你自己欣賞了就是。看看本文,你會明了其中的滋味。
![](/Files/Remoteupfile/2017-12/29/WxxI-fypyuve3232429.jpg)
![圖 2、折十大錢。泰字下方“小”字版。出譜錢](/Files/Remoteupfile/2017-12/29/-fGR-fypyuve3232508.jpg)
![](/Files/Remoteupfile/2017-12/29/Hxmm-fypyuve3232620.jpg)
![圖 3、折十鑄母錢。厚3.5毫米。](/Files/Remoteupfile/2017-12/29/MBzj-fypyuve3232734.jpg)
![](/Files/Remoteupfile/2017-12/29/F_No-fypyuve3232818.jpg)
![圖4、折十鑄母錢。](/Files/Remoteupfile/2017-12/29/uJdF-fypyuve3232906.jpg)
![](/Files/Remoteupfile/2017-12/29/wurL-fypyuve3233007.jpg)
![圖 5 下圖是十二枚母錢。最后一枚是行用錢。](/Files/Remoteupfile/2017-12/29/8XUz-fypyuve3233112.jpg)
![圖6。這是上面錢幣的背圖。后邊四枚背上星是小平母錢。四仰月是折二母錢,之后是折三、折五和折十母錢。這些母錢幣依然是比較珍稀的。](/Files/Remoteupfile/2017-12/29/zy7W-fypyuve3233215.jpg)
![](/Files/Remoteupfile/2017-12/29/UEok-fypyuve3233322.jpg)
金章宗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鑄造泰和通寶和泰和重寶。“泰和通寶”楷書對讀,光背。泰和通寶的形制很齊全。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這里 折十 是一級錢幣,折三是三級上錢幣,在華夏古泉拍賣是40萬元。其它均為三級錢幣,價格是不是應該在20萬以上啊。我在前年的文章中看到,澳大利亞某拍賣公司拍賣一枚折十錢幣,成交價大約是人民幣將近70萬元。當然這里都是故事。
出售錢幣的網站這樣說: 泰和通寶錢文、鑄造均精,為古錢名珍,偶爾見到的折二、折三型多為后鑄,到代者罕見。2010年嘉德秋拍一枚泰和通寶折十,惜有裂,成交價格39.2萬元,2012年瀚海春拍一枚泰和通寶折五,極美品,成交價格44.8萬元。不知道“偶爾見到,是誰見到的,在哪里見到的?”這句話寫到詞條里,別人手里的折二和折三錢就都成了假幣。
為什么民間收藏得不到承認?為什么網絡時代民間收藏沒有人調查?為什么東北古代錢幣大發現,有眼光的收藏家看到了,而我們的無數個專家看不到?
為什么中國的文物收藏、古錢幣收藏不能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什么中國收藏潛規則盛行,為什么收藏界的多數人都鉆進了錢眼里?
我們應當怎樣建立起古泉界的誠信鑒定、交流和研究的文化體系?我們應該怎樣使中國的古代錢幣在大發現中通過展示,煥發中國錢幣文化的光彩,顯示出在世界貨幣體系中傲人的文化地位?
我們怎樣建立中國的收藏文明?那就是讓中國的收藏界的收藏家們站起來,讓他們的藏品說話。
我們必須思考幾個重大問題:
第一、古代錢幣的數量、種類,是中國錢幣文化的基礎數據、核心內容,錢幣的遺存數量,是研究當年經濟狀況的實物例證。也是我們今天發現古泉地域考察,錢幣流通狀況、經濟流通狀況考察的例證。西夏錢幣在東北發現,就有經濟流動的因素,還有蒙古大軍滅掉西夏,掠奪的原因。南昌海昏侯劉賀墓發現了無數珍寶,五銖錢有十噸百萬枚,這些錢有用嗎?太多了,可不可以賣給你幾個?不可以,正是這十噸五銖錢,才看到封建帝王的豪奢,陪葬的葬制規格,還可以看到,封建帝王們不僅相信天命,而且相信死了以后有來生,“到了那邊不僅要有金銀財寶,也要有零花錢”。完整再現古代錢幣的數量,種類正是科研和考古學的基本任務。所謂珍稀錢幣,就是稀少的歷史證據,在文化考古方面極為重要,因此才有巨大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數量巨大,才使歷史事實更科學、得到更全面的證明。收藏者和古錢研究者是兩種愿望,兩種目的。做為收藏者,就希望我有的,你們都沒有,孤品。所以我有了你們不許有,這就是某些人打壓其它藏家的重要原因。作為研究者研究古代錢幣真假,研究古錢幣的種類版別,研究古代某朝代的社會經濟狀況,卻需要大量的錢幣。科學研究和投資收藏在某些人群中就是有這樣尖銳的矛盾。說到底是利益問題。不妨說,是收藏界潛規則嚴重影響了新發現的認證和鑒別。
第二、網絡搜索使我們初步判定存世數量的重要數據源。現在的搜狗搜索和百度搜索,只要點擊古錢名稱圖片,網絡上的例如個收藏網站的錢幣圖片、博客上的圖片都會“人肉”出來。基本上是一網打盡。那么怎樣看待搜索圖片,有沒有人會看搜索圖片?可不可以組織若干人分析搜索圖片?即使沒有人做這些工作,但是,每個編撰詞條的人必須看。了解基本情況。有影響的網站,信口開河,拍腦門決斷是不允許的。可以推論,不可以做結論。例如汝窯幾十件的說法,都是沒有道德的偽專家才說的出口。我們的文化部門有軟肋。因為古董珍玩成千上萬,把一種搞明白都要十年之功。公務員哪有如此經歷?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收藏界打仗。因為,他們不是政治家,不知曉藏界的內幕和潛規則。真正的行家是收藏家,而收藏家身居民間,把持重要部門的人話語權是不同的。藏家在民間,當然要替自己說話,藏家居高位的,就要為自己的藏品保護,為自己的話語權說話。這就是為什么民間藏家形成了自己的共同語言,現在激烈的反抗所謂專家的打壓。
第三、古代錢幣和其它文物不同。數量大,品類多,和歷史年代結合緊密,是研究歷代王朝的存續的編年目錄。現在是網絡時代,信息時代。真實情況和科研成果是壓制不了的。某些錢幣數量千枚,也依舊珍稀。在百萬名泉友中,這個比列不過是千分之一。但是古錢幣實物的集中不容易,圖片的集中就在轉瞬之間,例如QQ、博客、微博、微信、網站都是古代錢幣的展示窗口,古代錢幣的研究是阻礙不了的收藏潮流。
第四、中國收藏界泉界研究水平相對落后。古代錢幣是大眾化的收藏門類。中國收藏古代錢幣的大多數玩家是與古玩接近的人群。很多人迷信專家、迷信泉譜、迷信拍賣天價,帶著增值的愿望和發財的夢想走上了收藏之路。承認真品,公開數量,確認古代錢幣公正的市場價值;形成流暢的鑒定、交換渠道,科學的進行鑒定評級,是對整個社會收藏文明建立的基礎,公正鑒定是對民間收藏成果的肯定,也是收藏變成投資,可以增值和保值的基礎工程。實現中國古代文物的增值,是國家、人民和收藏家的一致愿望。
第五、中國收藏界潛規則盛行。因為中國收藏界有一股打壓民間收藏的力量。當今的民間收藏家,正在進行反對管理腐敗的抗爭。黨中央和國務院應該是知曉這里的病根,正在開始民藏的保護,打開了解密、揭秘之門:收藏界的人士必須有文化,收藏界必須公開公正,收藏界必須形成中國文物的研究收藏保護的正能量;發現民間文物珍品,發現當代收藏家,發現研究人才,會講故事,不是編故事,才能不會出現《長久保真》的怪胎,實現中國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
讓中國文物合法流動,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文物流失才能遏制,回流的故事才能埡口無聲,我們才能建立起社會主義的收藏文明。